闲花野草录

【紫叶李】
紫叶李花瓣纤弱薄碎,虽易落,却让人觉得没有樱花那样悲伤。大概是因它有紫色的小叶子一同萌发,算是有个伴,不像樱花那样姿态决绝而纯粹,在枯枝上爆出最浓烈的美,越明亮,越脆弱。花瓣带着一层春阴之色,郁郁的白,姿态放的低,开与落的情绪都更低温,做得起不挑剔环境的行道树。
是低调耐看的荆钗布裙之美,承受得了雨打风吹。最近阴雨连绵,每天早晨行进途中都被它感染,雨再大也是慢慢地落,慢慢地开,太美了。开起来也繁华,一树朦胧淹然。

【二月兰】
二月兰这样的花,还是适合做闲花野草,适宜一点暮色斜阳,需要一点水色惆怅。许多精致的微物,一旦蔚然成势,最好的那部分特质反而被消解掉了。“身如紫地丁,愿做渺小人”,就像清晨时怡然的鸟鸣,是一种绝对的自洽。

【阿拉伯婆婆纳】
早春邂逅的第一蓬阿拉伯婆婆纳,拍于几天前短暂的晴朗之中。连绵春雨,蓝色花朵像一捧眼睛。


【苦楝】
前几天拍的苦楝,小米花苞还未绽开,紫得不显眼。今天雨后路过,夜色中也能看出是全开了,粉紫如烟,送着一阵阵冷调的脂粉香。
春深。就近找到一颗苦楝,是这个季节最喜欢的花树,有苦又香。旋花早开,白玉枇杷和杨梅要上市了吧。还有中国小樱桃。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苦楝树灰紫色的碎花就是这样的美,或许是因为名字里有个苦字,这苦又很香。

【旋复花】
办公楼底的旋覆花又开了。苦楝最好的时候。

【碎米荠】
看花于我如磕药,即便只有午后这一点点薄薄的悠闲,即便阳光穿不透所有的霾,但春天来的时候实在是难以抗拒的。梅树根下的碎米荠,第一株悄悄开放的二月兰,红得发紫的朱砂梅,两株开到薄亮的花树,鼓着苞的木绣球,早开月樱纤弱的花瓣……这些生机,是心的定香剂,是琐碎忙碌生活的护身符。


【泡桐】
路遇泡桐,这样朴素的繁花,照眼明。微苦微香,朦胧水意,紫色里兑了水,开出来就是水粉画,苦楝和丁香也是这样的,只是没有她蓬松。掉下来的花朵,像一只只柔软的铃铛。薛冰老师以前说,他年轻时在淮安插队,种了许多许多泡桐。那样的接天无穷,大约才配得上《子夜歌》里的那句“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这是写桐花最好的句子,喜悦又悲哀,因为太好,因为还是会过去。现在的行道树为什么不选泡桐了呢?生得又高又快,又不需要打桌子板凳,应该成为造境的好手才是。
今日大风,天高远。连日遇见泡桐。老家村西有泡桐,童年望花时天总是淡青色,紫花腾起雾蒙蒙的水意和淡香。大约快二十年不见了,不知在否。很爱那句“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繁华喜悦。其实桐花万里,更可以不发一言。爱她开得郁郁,更爱她整朵凋谢的秉性。想起桐花,总是有些隐隐的泪意,因为她是童年的树,却从未与人分享诉说过,只留存幼小的自己与高蓬花树对望的记忆。如今何谈四月天回乡,一年四季都再无理由回到那个小村,奶奶去世后童年不再,不知道回去要找谁。

【棠棣】
从印厂看色回家,一进小区,猛然被扔进了春天的斑斓里。石楠,菖蒲,紫荆,蔓长春,臭菊,蓬蘽,都开了。水边的菖蒲是今年春天的第一枝,临水照花,一个娃在蹲在水边捞蝌蚪,把时间都捞停了。循香找到一颗四季桂,太香了,在树下坐了好久。还有一树树累累的晚樱,在春光里发着光。在一个忙碌碌的春天里,与这样一个傍晚蓦然相逢,才知道原来错过了这么多。

【杨花萝卜】
春天要看许多许多的花,吃一些不吃就深感辜负人生的菜,比如,豌豆颠,香椿芽,杨花萝卜,油焖笋,槐花鸡蛋,河蚌汤……偷得浮生半日闲,半日已经很好。屋内读稿,窗外声声入耳。冬日里暖气全开,于是紧闭门窗,雪落亦无声。天暖了,终于可以打开窗子,所有的空间都通透了起来。香樟叶子被风吹拂的沙沙声,自行车的叮铃声和手刹声,路人片片段段的交谈声,汽车缓缓驰过的摩擦声……一切声音都缥缥缈缈地灌了进来,充满季节性。

【青草】
四月暖阳抚人微醺,青草竟长至齐膝深,像田畔麦苗青青。忽想到《三吴游览志》中写“十里莺啼麦秀天”,古时称四月麦吐穗时为麦秀天,虽时节有差,也是这个氛围了。此时郊野也应是“野田黄雀,细路逶迤”,甘茗代醪,可清谈,可读书。牵牛茑萝都发芽了。

【芍药】
春天已经结束了,枇杷就要成熟,终于去买了一把芍药,否则这个春天结束得不完整。

【海桐】
海桐的花有茉莉香片的味道,紫荆的叶子揉碎了是青苹果味。草木之心可抚人。


【紫荆】
饭包草,鸭跖草,某地丁,某菊们。紫荆的叶子被切成这样,边缘光滑齐整,想必是遇到了切叶蜂?昆虫届也有工匠精神。——买菜五分钟,拍花两小时……

【玫瑰】
亦舒有一部小说,女主角叫黄玫瑰,其性格跟森茉莉笔下的女孩一样,不谙世事,天生尤物,一颦一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懵懂,但有毒。

【珊瑚樱】
关心粮食和霜后的蔬菜,关心珊瑚樱和鱼,关心苍老和历史,关心落叶、生命的活力和午后的阳光,关心和尊重事物本身,也关心自己,但不过度关注。尽可能让一切不被目的绑架,尽可能让一切不成为工具,但这是积极的。
从傍晚走到夜幕降临,夜樱啊,这样温柔。

【绣球】
蓝绿粉紫,绣球的美是梦幻的。


【樱与樱桃】
樱桃树结果子的时候……关于樱洲的小樱桃,南北朝时有最具风情的记载,叫作“可染唇”。

【梨花】
胜雪

【竹】
“夏日之夜,犹如苦竹。
竹节细密,顷刻天明。”

【茶花】
见到如此硕丽沉坠的茶花,总想起王语嫣家的花肥。因为有一种惊心。
这两天在苏州,拍了沧浪亭、狮子林和拙政园里层层叠叠的春花。用心意避开汹涌不迭的人潮喧嚣,用镜头摄下静定自在的山茶。美是要让人伏低下去的,伏下来,低下来,静下来。花朵只向岁序荣枯低首,温柔自持,守着世界之后的世界。

【香雪兰】
“难得你总是很悠闲。”“我是假装自己很悠闲。”“为什么要装?”“不装,连这层薄薄的悠闲也没了。”——《万念》


【栾树】
黄昏的柔光笼罩下来,大树成了鸟的乐园。栾树火红的蒴果间藏满了叽叽喳喳的鸟,它们兴奋地从一团火红飞到另一团火红,又停下来啄食小灯笼里的籽实,或者用小嘴使劲揪下一整只蒴果丢到地上,然后振翅飞出树丛,再一个直线俯冲下来,让自己好似自由落体。鸟的乐趣原来那么多,看鸟的人也跟着有了兴味。
台风天,拍了开花的栾树,秋风秋雨里起伏涌动,细碎的花落一地。傍晚归来,牵牛还开着,山芋苗忽地就长起来了。月色如水,云也很美,用望远镜追着看了会儿,极澄澈的水晶琉璃世界。时间过得太快……


【栀子】
买了两把栀子,溽暑渐临,风扇微转,搅动满室芬芳,疲惫顿消。此种夏之味,令人安定。忽想起以前查过的资料,古人也是这样消夏的。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禁中纳凉”中记南宋皇宫避暑时写道:“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此文中薝葡就是栀子,其名本自佛典。此种况味,真是又朴素又豪华,软骨消磨也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学到一个水养瓶插栀子之法,先整枝浸泡两个小时,然后把根部枝条锤碎,养在放了淡盐的凉白开水中,可开全朵。听起来琐碎而有点残忍。还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吧。盛夏渐临的薰风裹着各种植物的气味,徐徐而来,缓慢而盛大,丰饶又清新。
以前写过一篇栀子花的文章,查了很多资料,得知栀子是禅友。苏州狮子林有指柏轩,曾是维则禅师建立的禅宗道场,窗外有栀子花开如雪,一僧闻花香浓烈,起身推窗悟道。所以佛门对栀子很亲近,以前有庙址出土过绘栀子花的茶盏残片,还有传说中的栀子香片这道茶。此茶清芬,据说当年谭嗣同就义当日,贵州名士路在一起朝着北方为他洒了一杯栀子香片茶。今天第一次喝到这款茶,得赠于梁寒衣老师,真的是清芬香甜,款款如雪。
前几天刚看完洁尘的《一朵深渊色》,里头写道五一二地震那年,过了黄金救援三天时间后,成都的栀子花忽然开疯了,所有的白花疯狂绽放,覆盖了栀子的绿叶。许多朋友见面时都很心惊,大家似乎都注意到了这件事。而那年秋天,成都的桂花树也只开得零零星星,绝无往日的甜蜜芬芳。或许这世间真的存在神谕,有一种更广大的悲悯与悲哀。
言笑晏晏,对酒把盏,栀子花香弥漫的初夏夜晚,温凉的风满怀。


【芭蕉】
昨天在中央路发现一座正在修复的民国建筑,是裕庆鸿记营造厂钱云青的旧宅,外墙的水泥芭蕉很好看,共一排,形态不重复。这个工艺叫什么呢?模塑?比那些假漏窗好看多了。今日大风雨,芭蕉叶子大概要披离纷散了。

【香樟】
湖南路的老香樟树已经不在了,可我还记得那些雨夜划过的车轮声,记得曾经有一种喧嚣中的静谧,熬至滴水成珠。


【蓝雪】
踩着水洼去看花。雨,风,荷,都那么美,清清的,生动着。可是雨荷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却非常的俗。在巧克力楼的顶层,冷风清冽,看见雨中的蓝雪花,衬着黑色涂料,冷媚至极。忽然想改一句话:孤独是最广大的共识。原话里是寂寞,出自刘天昭,《毫无必要的热情》。



【合欢与广玉兰】
出差住在公园边上,傍晚散步看到许多花。合欢树和广玉兰不时就在路边出现,一个粉金甜香,一个清香凌冽,还遇见大丛的粉花绣线菊。空气微微热,人与街市一般松散,合肥的闲适味,温柔的晚风和市声。

【荷】
高柳鸣蝉,老树大池。荷香所携来的清气是无可替代的。荷花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喜爱的花。大暑天气,宜面水发呆。

【蓼】
凤城河岸的蓼花。红蓼是秋天的鬓角,蓼花菱叶不胜愁。
【春天的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