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绘画观察
山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话题。当代绘画里,山也是始终受到瞩目的主题,百画不厌的对象,无论是通过具象或抽象、书写性的表达。山的主题并不是中国画家特有的绘画主题,但传统中一直延续的文人画,让我们习惯于把隐逸的观念、山水审美和中国文人关联起来、和文人的园林爱好关联起来、把绘画史上各种笔法痕迹和山联系起来。
民国画家与现代画家中,对山水绘画语言实验的画家很多。赵无极油画表现类似宋代山水画中的水墨氤氲,关良山水画中恬淡天真的设色与文人涵养,傅抱石山水画中笔墨质感脱离古代法则的实验;当代画家对山有所偏爱的,英国画家peter doig,德国画家daniel richter,中国画家王亚彬的油画中,有某种“搜山记”的人物叙事传统,对山有所变形,对山中精神性的提炼,通过某种山的结构、人物变形表达。周春芽画中不断出现的太湖石主题,也有对石头的空间与体积的抽象实验。当代水墨中,也有写实刻画石头的画家刘丹,类似研山铭般描绘石头的画家徐累。尹朝阳的绘画实验中,也可以看到当代画家对山水主题的选择,在一篇2017年漆澜的访谈中,尹朝阳认为把嵩山作为写生蓝本,是“把自己和一种极深极厚的传统生生拉扯的更紧密些的冲动。把自己当成一种在此刻语境中的试验品,以某地为契机去实践创造一种关系,那种极古又极新的冲突。(山水中的)‘畅神’包括惊悚和愤怒,隐逸的趣味和诗意的栖居恰恰不是我的追求。……中国画,尤其古代,全在方寸之间见性命。写意的意在我看来已覆盖了愤怒。……我没有文化嫡传意识,我更在乎古代的因子活在今天的可能性。……”提及黄宾虹,认为他的控制力很强,力大无比;尽管他认为黄宾虹早年的重复古代并无太多突破,但晚年画获得自己的语言,可知中国山水画果然是老年人的艺术。
在我个人的体验,画是非常小众的艺术门类——几乎没有功能,有着封闭的边界,非常个人化,而每一幅画的形式都潜在与美术史有关联。一个人或许懂得画,也懂得观察山,但如何证明他的“懂”呢?就像一个人无法描述甜味是什么味道。没有美术史基础的人也能够看懂宋人的山、元人的山,因为具象且优美;明清时期文人的画山较为难懂,书写与笔墨多于对写生形象的关注,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画山兼有古典笔墨传统与个性语言;及至近代画家譬如黄宾虹的山,水墨实验就更难以读懂。当代艺术中的山,也包含着古典语言库的影响、类似“搜山图”图像的转变。可见绘画语言是有门槛的,也不是一两句揶揄大画都是资本的运作,就可以抵消掉艺术的价值。我始终希望能观察和思考当代的艺术与绘画;因为一定所有的问题都会落脚在当代,所有的创作问题,也可以从“当代”这个望远镜与放大镜中观察到端倪。
进山里去画画的大画家不少,似乎直面画山困难的还是少(用意在山,并且用最朴素的方法寻找山的语言,始终在传统的笔墨、现实的写生、绘画史的形象语言之间提炼与实验)。在尹朝阳“浩瀚史”的展厅里看画,写生《夕照蓝山》更为特别,山的形态来由无从辨认,尺度也混淆而抽象,色彩来自写生又溢出偶然。我好奇也许能通过观察画家的实验,多理解一些古代、民国与现代的画中山。当代的画山,退一步就是民国画家的写实,也许在古意的形体里锁闭了实验性;进一步可能会流于技巧情趣与笔墨的装饰,失去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气。理解中国的文化,总需要和山建立起联系。
我们在当代重新审视古代绘画时,我们想要继承的是什么?是不是对古人的绘画意趣照单全收?仿古的趣味如果贯穿在从形式到生活的模仿,我们对古人的理解无法拉开一段距离去审视。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或许绘画最具有同时包含传统、以及当代最彻底的反思精神,具备某种精神上最彻底的“现代性”,最有可能透过自身实践,反向审视古代绘画中能够绵延的精神。
在萨缪尔·贝克特的《论普鲁斯特》书中,也通过分析普鲁斯特的小说,得到反原则化的艺术途径:1.否定道德的绝对判断,所有美只是尽情展示;2.否认时间的线性流逝,因为非自主记忆,生活里的事情总似曾相识。3.否定意志的左右,因为那是功利和习惯的奴仆,继而否定了因果关系,否定了时间与死亡;排除这些,成为一棵人类植物,我们就拥有了艺术的体验。
“山”是农业社会里田园与文人画主体梦想,而在现代工业社会里,在建筑设计中,希望获得技术的衔接与生根,面对的更多是形感、空间、山意在古意与今意之间的距离与关联。













-
秋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20 10:14:56
-
想减肥的猴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22:50:22
-
dreamboa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7:28:41
-
A2B9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5:37:12
-
viaj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4:21:15
-
永夏之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3:42:04
-
嵐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2:27:52
-
象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2:25:41
-
三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2:17:39
-
Tapi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1:49:59
-
陈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11:39:33
-
大鱼咬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09:59:39
-
ly的读享生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09:58:09
-
light talk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09:56:02
-
雅各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09:39:10
-
Pallas(小P)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15:46:04
-
藍氏甲地鞭毛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15:06:28
-
小转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10:06:08
-
viaj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9:37:28
-
森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9:00:55
-
输入昵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7:31:18
-
谷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7:02:31
-
inuk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5 01:55:55
qingfa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这些时刻理解北京的园林 (40人喜欢)
- 结构形式驱动的空间 (16人喜欢)
- 从药洲遗址到石洞空间:静观、漫游与现代语言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