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规培和在职考研(已上岸)
2021年4月,我终于接到了梦寐以求的南京医科大学拟录取电话,很快研招网也发来了一志愿录取通知。那一刻,我喧嚣的心突然平静了下来,那挣扎在调剂系统里一个月的心酸突然就成了一切美好宴席前的开胃小菜,酸涩着冲破常规的带来味蕾刺激。同事笑着和我说,你可真幸运,这段传奇经历完全可以去医考帮开贴了。
我不够努力,本身天分也不高,考研分数在日渐内卷化的医学考研中,哪怕是选择了难度更低的学硕,也显得那么可笑。和考神学霸相比,我比普通人更多了一份运气吧。
写这篇日记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传授考研学习经验,而是想给有志于规培结业后或者在职考研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些我曾走过的路。
2017年7月,我毕业了,并很快入职了家乡的一家医院。那一年我虽然也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参加了每年一次的研究生考试,并成功扮演了划水者。但我根本不在意我的初试成绩。因为一份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已经到手,按部就班上班去就好。当然最终结果也和我预料的一样,离国家线还差的远。
2017年9月因为所选择的科室较为小众,家乡当地并没有规培基地。我很快被派往省会城市一家三甲专科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期间工资到手5500左右(包含工作单位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基本工资3000左右和国家规培补贴2500元左右),在规培第一年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之后会得到以上全部工资组成。否则会减发一定的工资和补贴。
三甲医院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轮转期间,我碰到了很多医术水平高且耐心的带教,参加了很多的学术会议,也结识了很多在此读研的小伙伴。很幸运我很喜欢自己选择的科室,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虽然我是一条正正宗的咸鱼,有些基础知识我都薄弱到让老师叹气,但是规培这一路,有的小伙伴屡考执医失败,有的规培肄业,有的厌倦了医生这个行业,有的转去了别的科室。但我至少都顺顺当当的一路走了下来。
“来读研究生吧!”,“来做我的师妹吧”,医学读硕已经是行业的趋势,做一颗卷心菜是大势所趋。但是南医大每年水涨船高的分数线和我普通咸鱼的能力实在差距太大了。我一边羡慕着他们能够在学术问题上畅所欲言,一边感叹自己能力的不足。而且在规培期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备考执医期间压力大和熬夜,我突然查出来巧囊并且破裂,还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手术。家人一方面希望我去追求梦想,一方面又希望我能保养身体,安安稳稳结婚生子。
2019年9月,就在这种互相纠结的情境下,和举棋不定的态度中,我报考了当年的南医大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专业课为自命题699。从9月到12月,我每周锻炼2次,不上班的周末以玩耍为主,其余的下班时光,就留在科室中温书。截止到当年12月,因为周围没有人考过自命题,所以根据699考试大纲和306的真题我完成了生理生化的一轮复习,病理诊断放弃,政治,英语直接裸考。
12月真实考场模拟之后,我又信心倍增,当年的专业课和英语政治难度并不大,甚至凭借考执医的印象,我还连蒙带猜出不少题。根据对试卷的大致印象,考后我详细的规划了2020年的复习计划,父母也表示回到家乡工作后,他们会尽可能做好后勤工作,让我安心复习。
2020年年初,疫情来了。春节期间因为大量规培进修人员被困家乡无法及时赶回,以及大量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人手大量不足。一个电话,大年初五,趁交通尚通畅,我被召回了南京鼓楼医院。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临床工作,急诊留观室,急诊抢救室,急诊病房,整整3个月,我轮值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累不累,累,身体累,心也累,特别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延误病人的病情。但周围的医护比我更累,抢救室的大夜,老师们都让我先去休息,自己值守后半夜。怕不怕,不怕,周围的每一个医护都和我一样身处同样的环境。考研计划了,彻底耽搁了,每天下班走回来,洗个澡,就想在床上玩会手机睡觉。虽然还在背英语单词,但感觉大脑容量都不够了。这期间考研初试成绩出了,比想象中好,离国家线很接近了,所以哪怕计划耽搁了我也没太焦虑,毕竟后半年还可以努力嘛,况且当年的学校复试线也不高,给了我一个错觉。
2020年6月,我回到原单位,开始上班。也正式开启了我的复习计划。基本就是上班的时候抽空背单词,背资料,下班之后看网课疯狂刷题目。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货是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其实我特别害怕背书及记忆,但是通过anki和记忆卡片的反复,我发现我能记下很多枯燥内容,这是让我自己的意料不到的突破。还有一个是我掌握了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我装备出了一个学习型的iPad,通过各个软件之间的联动,优化了知识的获取和强化,大大提高了效率。
日子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过。除了最后冲刺的一个月,佛系的我并没有大家压力倍增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工作虽有不如意,但真的很稳定,不需要我去孤注一掷。而且为了梦想一步步走的感觉真的很感动自己😂。
2020年12月,我的第三次考研,这是我第三年报考南医大了。英语扑街……专业课挽尊。(学好英语,学好英语,学好英语非常重要!!!)
2021年3月,我的分数过了国家线,过了校线,但是没过院线。心态爆炸💥,当天下午立刻开始调剂的路程。调剂一路,字字血泪,无数次的等待,希望,失望,绝望,不断重复。
2021年4月,校内调剂开启,保护一志愿➕扩招,我又填报了一志愿的扩招名额(就这么执着),然后通知我等额进了复试,然后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