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DEZ-VOUS GALLERY | 戴泽:真诚于内,即现出美——我的艺术道路


好的艺术,不会过时——观看戴泽的画时,这往往是最能直接从中得到的感受。

徐悲鸿弟子、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中央美术学院奠基人之一——这些标签在戴泽身上是准确的,但似乎仍不能全然概况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对于艺术的毕生探索与追随。
戴泽的艺术道路,与新中国艺术的发展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透过戴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人生,新中国艺术及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仿佛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中徐徐展开。
自五四运动后,由蔡元培、李铁夫等一众大师名家引领,中国美术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方面,进步人士将西方艺术的技法和理念引入刚刚脱离旧时代的中国,引发不同思潮的激烈碰撞;另一方面,一些走在潮水前方的思想巨匠提出发展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即将决定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关键理念。这些理念和而不同,勾勒出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在历史中的关键时刻。

▲1946年,北平艺专和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同仁摄于北平艺专。一排右起:右一戴泽,右三齐白石,右四徐悲鸿;二排右起 :右三卢光照,右四李可染;三排右起:右一董希文。
这段振奋人心的特殊历史进程中,戴泽不仅亲身见证了20世纪中国美术、特别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更作为艺术家、教育家,对中国美术与美术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2年,戴泽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在这所中西文化汇聚的学术高地,师从吕斯百、傅抱石等名家名师。可以说,戴泽在艺术的起步上就接受了规范的美术教育;日后,他又自觉将中西两种文化学养融为一体。西方油画中的人文主义内涵,中国现代新文化的价值取向,共同哺育了他的艺术精神。

此后,戴泽长期生活在有浓厚学术气氛的环境中。1946年,他随徐悲鸿北上来京,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助教、讲师;1949年,他见证并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办;1950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被聘为首批讲师。

在艺术观念上,戴泽继承了老师徐悲鸿在美术上所坚定不移地选择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并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只有坚持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的现实主义道路,艺术才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让他的艺术从一开始就展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绘画技艺扎根于写生,创作性也源于写生。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历程中,戴泽将脚步留在了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麦积山、辽宁大连、太行山下、西藏、四川三峡、天津大港油田、黑龙江黑河、云南西双版纳……他深入到乡土生活与山水风景之间,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经验与创作素材,花甲之年依然不曾停步。




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上,戴泽深受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影响,但又开辟了自己独特的创造之路:从人物形象质朴真实、手法严谨写实的农村生活题材油画,到体现出处理大幅构图能力的历史画创作,再到人物的瞬间动作与性格形神兼备的肖像画,戴泽在画面明暗关系的处理与人物的构图安排上,都展现出高超的把控能力。

戴泽尤其擅长画面光线的调动,注重表达自然的光感和丰富的色泽,以朴素而绚烂的色调使画面蕴含一种明丽的光感。用色彩与光感来表达自然、寄情抒怀,也是戴泽毕生致力研究的课题和他典型的个人化视觉语言,并且这种语言个性始终保持在他的笔下,直至晚年。
这也是为什么,纵观戴泽的作品,总能感受到源于自然的明媚之光和别有韵味的盎然诗意。在一幅幅歌咏生活、赞美自然的画作中,气韵贯通的笔调,总是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明媚之外,戴泽的画又是朴素的,以至于不时会被误解为老旧或者笨拙。但稍稍留心观察便会发现,恰恰是这份朴素与笨拙中,有着艺术最为核心和本源的作用:用直接与朴素的方式,去表达人类心灵、以及心灵对美好事物的感动。
这也是我们能在一位画家的内心所找到的最珍贵的部分——数十年如一日,贯穿始终的对美的追求。
执着而诚挚,质朴而细腻,有一种信念始终坚定的洋溢在戴泽笔下,那就是热忱地面向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贴近现实,贴近人民。这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发源自中国文化、生长于中国大地的艺术,一种纯粹的文化气象。

但不论作品主题如何,戴泽的创作始终反映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现实关切。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情怀,若隐若现在扎实细腻的构图布局、人物组合与形象塑造中。
这时,将戴泽的画作连缀起来,得到的便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的视觉历史;透过那一幅幅画作,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具体而微的点滴,一个奋进中的国家和国民的形象呼之欲出。

戴泽的画常常是历史的,战争的,田野的,乍一看总是关乎过去的——但它们真的完全“过去”了吗?
还是,它们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父辈和祖辈的存在里、在最细腻也最广阔的生活图景里?
《农民小组会》《义和团》《和平签名》《画家徐悲鸿》《马车》……戴泽的笔下是我们与这个国家共同分享的记忆,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在代际之间传递,又通过文化的方式外显出来,影响和塑造了我们与这个时代的面貌。
而戴泽的艺术创作理念,上承徐悲鸿、齐白石那一代人的美术精神,下启当今青年的艺术理想,这承上启下,又何尝不是艺术永不凝滞的魅力?

这时再回望戴泽的画作,不禁能深切地感到某种直抵内核的感动:
那是生活中最为本源的东西,它连同你我,就藏匿在最简单、也最真切的生活中,再由一位艺术家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发掘而出,呈现于画作上,闪烁着人性光辉中对真善美的追求。
真诚于内,即现出美,就是戴泽的艺术人生最为真实的写照。

此次北京SKP举办「真诚于内,即现出美——我的艺术道路·戴泽」,便是期望通过此次机会,邀请美术界同仁与广大公众亲身去感受、认识和理解戴泽的艺术人生和学术建树,让严肃的艺术走入大众中去;也借此呈现20世纪中国艺术名家和美术教育名师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今天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启示,并以此丰富我们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认知。
作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以及徐悲鸿现实主义坚定不移的追随者与捍卫者,戴泽的画作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他一生坚持,耕耘不辍,耄耋之年仍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可以说,戴泽的艺术已经和他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正如徐悲鸿之子徐庆平的评价:这是一位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艺术,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无法割裂的艺术家。
探索、耕耘、不断进取,这不仅是戴泽一生的曲线,也映照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寻找、探索、发展的路径。
它的背后是通过艺术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与人文主义理想,也展现了来自老一辈艺术家虔诚、坚如磐石的艺术信念。
那是艺术的道路,也是人生的道路。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
北京SKP店
朝阳区建国路87号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 SKP-S 2F
010-87955088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