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与《巡回检查组》中的“父与子”
《觉醒年代》与《巡回检查组》中的“父与子”
近几年,于和伟老师的影视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如同日月流转,从不停歇,而且大部分角色都是正面人物,对我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这吸引力来自于和伟老师的演技,还有人物思想中的璀璨光芒。
在《觉醒年代》和《巡回检查组》这两部电视剧中,于老师扮演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儿子的父亲。而且是对儿子有亏欠的父亲。一个是因为救国理想而被通缉的社会活动家、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共产党的创立者陈独秀;一位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而连累妻子被若干辆汽车反复碾压致死的检察官冯森,他们都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捍卫者,是伟大的国之栋梁。
伟大,是对时代、对国家、对人民而言,如果对于儿子,他们则是“罪人”。是因为陈独秀这位父亲的原因,儿子延年、乔年才背井离乡,以苦力为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艰苦日子;是因为冯森这位父亲的原因,儿子郑锐才眼看着母亲遭遇毒手而痛苦万分。父亲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本来儿子是有权利去恨他的,他们也确实去恨了,但是除了恨,他们的心里仍然怀着对父亲的尊敬和爱。
当陈独秀因醉酒而摔倒的时候,延年会担心,虽然没有去搀扶;当突然发现冯森在秘密调查取证的时候,郑锐会放他走,不去戳穿他。这些都表现出儿子对于父亲深沉的爱,一种不需要用言语表达的爱。
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的原因,儿子与父亲选择的人生道路如出一辙。延年、乔年加入共产党,被捕后,不肯下跪,别敌人用乱刀砍死,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在监狱被腐败笼罩的阴暗时刻,郑锐坚定理想信念,不与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同流合污,坚守正义。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害一方的村霸、披上合法企业外衣的黑恶集团、以及被利益腐蚀的“保护伞”,全部连根拔起,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让人民看到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为冤魂主持正义的庄严承诺。
父与子,有时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会殊途同归,这相同的选择源自于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生活环境、相同的信仰与追求。
当陈独秀来到上海,送别去法国留学的延年、乔年,儿子主动保住父亲的那一刻,父子的恩怨顿时化解;当冯森登上轮船,即将起航离开的时候,郑锐的那一声“爸!”父子终于冰释前嫌。
父与子都不会在工作、生活中表达深情,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深情一直都在,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