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在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之间的Bürgertum
怎么翻译Bürgertum(bürgerlich)这个词,最常见的译法有两种:一是资产阶级,另一个是市民阶级(层),前者是中央编译出版社《马恩全集》里的传统译法,后者以北师大教授沈越的意见为代表。 Bürgertum这个词来自拉丁语burgus(城),按照这个词在德国社会学和历史学中的解释,原指贵族,圣职人员,农民,工人之外的另一个阶层,是随着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勃兴而出现的新阶层。他们生活在城市,经济上,拥有一份较体面的职业,政治上享有城市公民自由权,包括了教师,律师,医生,公务员,手工艺者,商人,企业家等。从权利和义务上说,是市民(citoyen),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经济地位和文化修养的属性(bourgeois),生活在城市里的佣人,穷苦人和工人不在此概念之列。“市民阶级”或者“城市公民阶级”的译法比较贴近这个词早期的原意。但“市民阶级”这个中文词汇(工人怎么就不属于“市民”了呢?)跟Bürgertum相比似乎显得“低”了些,Bürgertum明显不是我们现代中文语境里的“市民”,后者无法体现Bürgertum里所含中产的经济地位和教育素质。说白了,Bürgertum更多指的是有一定资产且受过较好教育的城市中产阶级。比如《卡夫卡传》里提到卡夫卡女友菲莉丝·鲍尔的母亲“以Bürgertum地位为追求目标”,若翻成“市民阶级”容易让中文读者误解,这时候译为(城市)中产阶级更妥帖。 但是这个词发展到后来出现另一种定义,那就是马克思的解读。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他著作中,其实已经改变了Bürgertum“市民阶层”的宽泛含义,将它列于无产阶级的对立面,窄化为占有生产资料,以剥削劳动者为业的“资产阶级”(Besitzbürgertum)。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语境里,法语的Bourgeoisie和德文Bürgertum都是指资产阶级。但我们在翻译非马克思主义著作时,这个Bürgertum却不宜译为“资产阶级”,而应该视情形取其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城市中产阶级”或“市民阶层”。另外,在非马克思主义语境下,Bourgeoisie指的是富裕市民阶级(差不多就是富人阶层),也就是Großbürgertum。 所以,按照《卡夫卡传》作者莱纳·施塔赫的描述,卡夫卡一家属于Bürgertum;而依马克思来看,卡夫卡的家人开了妇女用品商店和一家石棉厂,恐怕无论怎样都属于资产阶级了。
参考:
2. https://Bürger und Bürgerlichkeit im Wandel | AP... bpb.de
3. Bourgeoisie | einfach erklärt für Kinder... helles-koepfchen.de
空山驿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卡夫卡的直白 (12人喜欢)
- 世博图书馆莫里斯分享会 (2人喜欢)
- 好朋友,我可以跟你抱怨吗 (11人喜欢)
- 关于诗的诗 (2人喜欢)
- 动作太慢的打字员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