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题一半!手把手教你做选题
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术论文里,好的选题也是论文成功的一半!
学术论文中的选题如同解答数学题中的方程式,每一步都要确保准确无误才行。如果第一步就出错了,后面的步骤任凭你如何作答,答案都是错的。所以,毋庸置疑,学术论文中的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该如何进行选题呢?咱们继续往下看。 首先你要清楚,好的选题有哪些标准:
1.新颖性
新颖性体现在是否贡献了新的知识,这里教大家几个判断选题是否具有新颖性的技巧。
(1)是否呈现新事实或者发现新现象;
(2)是否有新的阐释;
(3)是否提出新问题;
(4)是否拓展新视角。
大家通过这四个方面大概判断下自己选题是否有新颖性。
举个例子:
疫情是去年比较火的话题,以教育学来举例,可以研究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的发展获得有史以来的高度,为什么偏偏在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就获得了有史以来的高度,这个选题是否呈现了新事实,发现了新现象,是否有新的阐释,提出什么新问题,是否拓展新视角。这些都是选题新颖性的表现。
新事实、新阐释、新问题都很好理解,但什么是新视角呢?这个问题对很多学术小白来说可能就比较抽象啦,幂盟君想到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表达因视角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案例分别来自奉系军阀张宗昌和诗圣杜甫的两首诗。
《游泰山》
——张宗昌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首诗的“研究对象”都是五岳之首——东岳泰山。排除张宗昌和杜甫诗歌写作水平的差距(当然这点两者之间确无可比性,能与诗圣比肩的恐唯有诗仙李白了)
单从写作视角来说,张宗昌描写泰山是从泰山外形视角切入来写的,虽然比较直观的描述出了泰山的形状,但也仅仅就是一座山而已,并无特别之处。
反观诗圣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的呢?这首《望岳》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通过对泰山周边神奇秀丽景色的描绘来反衬其雄伟壮丽及震撼人心的力量,最后两句抒发了希望尽快登上泰山极顶的渴望,流露出其豁达的心胸和卓然独立,积极进取的气概。
诗歌并未对泰山本身做过多描述,但整体意境呈现,是前者望尘莫及的。
2.可行性
很多同学提出的选题不具备可行性,大概率是因为找不到以往的文献支撑,这往往需要自己另起炉灶,对自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选题需要具备可行性,必须要基于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和已有的研究基础。
3.选题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1)理论意义
选题是否可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理论研究内容,促进该领域或学科的体系发展。
(2)实践意义
选题是否对现实生活有用,是否具有实用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性,是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这里主要教大家下面三种选题策略:
1.利用文献进行选题——从个人兴趣出发
(1)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2)锁定研究兴趣或文献所在领域
(3)通过关键词或主题等线索浏览文献
(4)分类整理文献,确定新颖而可行的选题
2.利用文献进行选题——从文献出发
(1)找到最新发表的权威文献(某个研究领域的国内外高级期刊上面发表的文献)
(2)认真阅读文献(重点是阅读引言、文献综述、讨论和结论部分)
(3)找到文献领域存在的短板或局限概括形成选题
3.利用问题意识发现选题
(1)首先确定论文选题范围
(2)然后从选题范围中寻找突破点,比如从前人研究的空白点、错讹点、疑惑点等地方寻找突破口
(3)最后借助恰当的理论、研究视角、研究路径确定论文的选题
再偷偷告诉你几个选题的小技巧:
(1)理论文章看观点
理论论文基本都是阐述观点的,重点看作者的看法、观点、可能会指出存在的问题等,可以从这些点明确自己的选题。
(2)研究报告看讨论
研究报告往往是实证类论文,有相应的数据支撑,重点看讨论部分内容,这类文章按照写作要求作者通常都会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可以从作者讨论部分找到选题思路。
(3)综述文章看展望
综述文章最后通常都会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作者所论述的未来趋势来找到自己的选题方向。
图片
“万事开头难,选题占一半”,看完是不是有点选题小思路啦?
当然这些只是选题思路的冰山一角,愿大家的每一个选题都是完美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