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形异义 | 口氣
普拼:kǒu qì 粤拼:hau 2 hei 3
异义撮要:
粤普共同含义:说话人的口吻、态度、气势;说话时的感情倾向、言外之意; 粤语特有含义:由口腔发出的难闻气味、口臭;
词义辨析:
“口气”一词的本意,是“口”里散发出来的“气”或“气味”。

图片来自网络
在普通话中,这个词的本义已经消失,转为专指人说话时的口吻、态度、气势、感情色彩及言外之意。

图片来自网络
“口气”的这些此意,早在近代汉语中已被使用。例如,《儒林外史》第一回:“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其中的“口气”便是态度的意思;
《喻世明言》第十一卷:“在说善继听见官府口气利害,好生惊恐。”其中的“口气”亦可作“态度”和“气势”解;

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第七十回:“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 其中的“口气”为“口吻”之义;
《官场现形记》第五回:“等我上去找着婶子,探探口气看是如何,再作道理。”其中的“口气”为“口风”之义。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粤语的“口气”除具有上述各义之外,还同时保留和继续使用“口气”一次的本义,即指“口中发出的气味”尤指口中有强烈刺激性和难闻的气味。

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见右下角水印
普通话称这种口里的气味为“口臭”、“臭气”或直接说嘴里“有味儿”,而不称其为“口气”,例如:“你嘴里有点味儿”、“他有口臭”、“那个人满嘴臭气”等等。由于今日普通话的“口气”已无“口臭”之义,所以操粤语认识若将“口气”一词当作“口臭”用,可能会使普通话人士不知所云。

图片来自网络
《同形異義·粵普詞語對比例釋》
#防杠声明:没有说普通话和粤语哪个更好# #内容未包含原文所提供之生活用例,如有兴趣建议购书查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