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笔记】德国人在美国Christian Leuz
断断续续听了Christian的几场seminar,虽然没有感受到我导的评价“always a happy person”,但觉得也是位很nice的老师。比Baruch有礼貌,也比他前卫,比如在自己的zoom名字后加上(he/his)。德国人,在歌德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后去了罗切斯特做博后,然后去了沃顿,现在在芝加哥。研究重点在公司治理和监管法规上,也因此发了一些finance journal。可能因为有了他,芝加哥陆陆续续也有了几位德国人。
今年洪堡开的TRR 公司治理博士课程,他打头做第一个session。讲信息披露的研究。
为什么信息披露重要?因为信息披露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模式,和价格机制类似,是一种软调节,能起到“硬调节”不能调控的方面。
为什么信息披露很难?信息披露的副作用包括提前筛选(prescreening)。比如审计公司要公布审计企业的质量以后,审计公司就开始挑肥拣瘦客户了,会计报告质量差的公司很多好审计公司就不要了,结果丢给更差的审计公司去审,又是一堆烂摊子,最后损坏了股东利益。另一个副作用是抑制创新的积极性。Christian 2019年的研究拿德国和欧洲并轨IFRS做了经济实验,证明了增加信息披露以后,工业领域的创新活动明显没有以前活跃。
照例,最后一点八卦:
疫情对于学术领域的spillover effect是极大的。很多大学的“小课”都一下变“大课”,增加了大家互动的机会。我也因此听到了芝加哥教授讲课,MIT教授讲课。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如何筛选变得很重要。我很喜欢的Twitter investor James Wang 说,it's not the problem of an information explosion time, it's the problem that our filtering system did not evolved with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