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一定要抛弃爬梯子的观念
我有一个同学,入职某家公司后一路“爬梯子”,三年前成为了集团IT部副部长。但从半年前开始,每次跟我联系都在抱怨。“公司没活力、晋升机制不公平等。但如果要跳槽,我们这个岁数,还有哪个地方要呢?”其实,核心问题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他这种“爬梯子”的职业发展方式。
💡传统“爬梯子”的弊端
1. 对公司的依赖度高 采用“爬梯子”方式发展的职场人, 他们的能力和积累的资源往往是公司定制版的。一旦离开了公司加持,就很难找到薪酬和职位相匹配的新工作了。
2. 碰到职场瓶颈是超大概率事件 随着你在职位晋升的“梯子”上逐渐往上爬,你很快就会遇到一大批跟你同样在往同一个职位爬的人。除了一个幸运儿能通过“瓶颈”外,其他人就全被挡在“瓶颈”这里了。
3. 抵御公司变化的抗风险性差 公司每一次发生业务转型,或者组织架构大调整,对“爬梯子”的职场人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风险。很可能辛辛苦苦爬了10多年,一夜就回到解放前了。
💡能力规划的优势
1. 不怕选错公司 走“内职业发展”的方式,本质就是以能力规划代替职业规划。无论在哪家公司工作,你的能力都会提升,而且这个能力非常有助于你迁移到下一份工作去,就再也无须担心是否选错了公司。
2. 更大的职业自由 走“内职业发展”,你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你自身的能力。公司是对你职业价值的放大,而不是你职业价值的主要依赖。你可以选择留在一家公司,从一而终;你也可以换个公司,将你的知识和技能做更大价值的置换;你还可以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过一个自己说了算的职场。
💡如何做能力规划?
1. 构建个人“能力树” “内职业发展”的本质是个人内在能力的积累。要积累出个人内在能力,你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像“杂草”似地杂乱无章。而要能围绕着主干,成长为一颗“树”,构建出个人能力体系后,才能实现更好的“内职业发展”。
2. 以工作目标驱动 你可能会有困惑:以工作目标为驱动,跟“爬梯子”的发展方式不又一样了吗?其实本质上大不相同。“爬梯子”对照的是职位差距,而“内职业发展”对照的是能力差距。设定了工作目标之后,你就能识别出能力差距,从而制定提能计划,将纸上的能力树转为实际的行动。
3. 不断提升可迁移性 在执行提能计划时,要尽可能地将工作方法提炼成更一般的规律,这样这个方法所对应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的可迁移性就会大大增强。
from领英话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