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蒙特梭利教育法:Help me, to do it myself
«Help me, to do it myself »协助我独立完成。
最近开始看一本关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书。以前对于她的印象一直是贴上她的标签就巨贵的玩具和学校,还有一些走火入魔揠苗助长的家长,但读了过后还是觉得获益匪浅。开篇有一个故事讲蒙特利梭当医生时在一个孤儿院实习,上个世纪初的孤儿院条件非常差,多数是有缺陷的孩子们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像动物一样活着,但就在这种令人绝望的情况下,她发现这些孩子仍然会去摆弄掉在地上的食物,把它抛出去,再捡起来再抛出去,或者揉捏来认识它的材质。他们没有玩具,也没有多少人关心他们,却也被强大的学习和探索的内驱力驱使,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学习。她受此启发,提出孩子是正在成为人的人,充满生命的力量,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独立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用无数次小的成功建立自信,能让他们成为自我价值高,独立负责的成年人。这可能可以为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的提供一条出路,父母是没有办法替代的,但他们能不能仍然可以在帮助下找到自己的力量成为自尊自爱的人。还有3岁之前是感官期,要让他尽可能多的触摸,听看闻,在让他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前先让他探索实物。让他摸,闻,看一朵花,再教他花的概念。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先让他能够独立生活,比成为会读写算数的神童更有益他的身心健康。这一切都还要在细致地照顾,爱护,观察中进行。也就是观察孩子,在他表达出想要自己做意愿时就要一遍一遍地教他做,一遍一遍地收拾和打扫之后的一片狼藉,这比完全帮他做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多的多。刚开始我觉得不现实,这对父母要求太高了,但真正尝试着做以后,发现乐趣要多的多。我从一个仆人,一个看守变成了一个和他一起重新发现世界的人,把我从一个整天待在家里时而盯着手机时而盯着他的无聊的监护人变成了一个充满成就感的教育者。时常带他出门,把我也从家中解放了出来,让他摸树干,摘果子,听鸟叫,把手浸在小溪中,发现他对真实的世界比对玩具有兴趣得多,在外面也开心得多。当然需要注意不然他乱吃东西,给他洗无数遍手,需要百分之百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但比呆在家里安全但无趣健康多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理论指导现实,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孩子和他成长的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不是小白鼠让家长试验,要倾听,观察,体会,尊重他,同时还要保留自我和自己的生活,不快乐的父母不会有快乐的孩子。我也幸运地能有时间和精力伴随他成长,学习,探索。感恩孩子选择你当父母,感恩一起度过的时光。生命中的另一个阶段,也是另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