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寂静的夜晚来自乡村教师的自白
这是我在乡镇从教的第二年了,比起许多年轻优秀的城市人民教师,我仿佛更喜欢呆在乡村中享受这种安逸、与世无争的生活。看起来好像的确是没有什么上进心,但人各有志,就如同“一千个听众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打小,我就是一个随性没什么毅力的人,承受不了什么巨大的压力,所以现在生活让我有机会喘息,更了解自己,我挺喜欢的。
今年我教的班级要进入三年级下册了,自从去年当上班主任那一刻,仿佛肩上就背着一种莫名的使命感。但是直到今年我才开始慢慢观察班上的孩子,想要有去了解她们,靠近孩子们的感受,这说起来的确是不称职的。比起亲近学生,我可能跟大多数老师一样,期待看到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越当老师越觉得,成绩不是评判一个老师优秀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打心底为孩子们考虑,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一心为孩子着想,赢得孩子们的内心,这才赢了。
乡村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长不在身边,丢给爷爷奶奶带,更有甚者父母离异、未婚先孕独自抚养。而爷爷奶奶带的小孩从小不是接受打骂就是使唤干活,从未在爷爷奶奶那接受到丝毫的课后辅导,这样的环境农村孩子如何才是个头?当班主任以后慢慢的了解到了许多孩子们家庭氛围更让我内心为之揪心了。我经常会默默的反问“这样的环境,怎么才能培养孩子学习呢?”“我要如何努力才能帮他们摆脱如今的困境?”所以我几乎每天给孩子们免费补习一节课,联系后进生的家长商量如何帮助孩子把成绩赶上来。但无一例外,家长不但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连陪伴孩子学习的机会都不给我。所以,我反反复复给自己加油打气,不管不顾的付出,只盼着孩子们能给自己争口气。一个学期过后,好几个二年级语文30分的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勉勉强强能上5/60分了,也有孩子从4/50分迈进了70分的大门了。我无比的激动,打心眼的为孩子们感到开心,心里为他们默念再接再厉!但,几个村小排名拿出来一比较,我们班的平均分瞬间就被班级中11个总分不到20分的孩子给拉下去了。我那一晚上边默默流泪默默在心里盘算着下学期我要更加努力了,不为孩子就为自己争口气!人啊,胜负欲还是很强的。
这学期进入了三年级下册,开学的时候,走了两个后进生,一个中等生。尽管家长都跟我表明了孩子转校不是因为老师的问题,而是希望孩子换个环境,或许会更认真读书。但大会上我却因为学生的流失跟报上去报名的人数与上学期人数相差太多,只能默默的忍受领导的脸色,更让我伤心的事情,是领导宣读上学期学期情况的时候,一二四五六年级均取得了一二名的好成绩,唯独落下了我这个三年级,我委屈得一回到宿舍就哭了。每每想起这个事情,我都忍不住叹息。做人真的很艰难,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即便是在乡村教书。
这个事情后来以我主动找教导主任声泪俱下,校长第二天一早来我班上跟我say sorry,让我别放在心上,他不是那意思而告终了。(即便如此,我心里依旧有一个小疙瘩。难受!)
上半年的学习时间本来就短,今年的事又像赶着趟一样接连而来。我不仅要在学校上小学语文的公开课,校领导以及老师听课评课,更要在教育局来视察的时候准备一堂地理公开课接受审判。可明明三个班的地理成绩,我教的班级永远及格人数少的可怜,平均分更差了10分,为何还要让我来给教育局的视导员上课,我内心是拒绝的,崩溃的。
还有让我更难受的,我们班的孩子父母离异后,因为父母情绪不稳定,影响到了孩子的内心。考试的时候,作文上、仿写句子上都是关于爸爸妈妈的故事。看了后,我不由地鼻酸了,为她的坚强懂事点赞,为她希冀父母再一起陪伴他,爱护她而感到难过。
不论如何,我会默默的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加油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