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钟意的一种穿衣搭配
查看话题 >30多岁,我一边当妈,一边这样捯饬自己
经常收到豆瓣留言或是公众号私信,很多女读者建议我把自己的穿搭方式做个总结,说出穿衣背后的思考。想了很久,写出来下面的内容,不同于我在40岁那年发布的「穿衣进化史」,在下面这篇小文里,你能读到「进化」的依据,包括自己趟过的雷区。将它送给正在寻找穿衣方向的,年轻的你。
上星期,Hit FM节目中不间断地播出着18岁生日的消息。一档电台节目,我都听了18年了!
18年,这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时间。大到全世界,小到家庭和个人,都会在这6500天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2021-18=2003(年),2003-1979=24(岁),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该怎么形容18年前、属于我的「2字头」的花季呢?
无知,狂妄,叛逆。
那时候工作没有长性,2003年的一年时间里,从沃尔玛的采购助理跳到星巴克的办公室内勤,都是顶级的公司,我却觉得自己应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那时候恋爱常常碰壁,因为迫切想结婚,总是患得患失,在一段关系中害得两个人都透不过气,最后的结局是自己受伤,自残,甚至自暴自弃;那时候抽烟喝酒泡夜店,常常酒驾,平日里开车容不得别人加三儿,落下窗户就竖起中指...
20多岁的关键词,总是围绕着「犯错」,「摔跟头」,没有什么事情顺心如意,倒是动不动就感到「活着真没劲」。
直到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长期住院和服药,才让我告别了兵荒马乱的人生。27岁,在最好的年纪,自己被病房主任宣判,身体机能无法恢复正常水平,更不要去想生孩子这种事情。我吃了半年多的激素,脸蛋像是吹起的气球,直到上天让我遇到了一位92岁高龄的中医,我相信自己一定是用尽了全部运气,在他的帮助下,一天天好转直到彻底痊愈。我知道,命运正在给自己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因此分外珍惜。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原来年轻时的起伏遭遇,都是铺垫,人生是可以从30岁重新来过的,从我认识了湾湾爸爸,开启了一段对两个人来说都是「最长的恋爱」算起。
20多岁的不如意从此一笔勾销,30而立,这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
30+,工作顺利,收入不低,自己有了足够的底气换车、买房、独立还贷,支持另一半跳出舒适区白手创业,从零做起;30+,开始走出去看世界,越走越远,步履不停;30+,爱上阅读,输入得越多,越愿意学着用文字表达思想,在反复练笔中乐此不疲...30+,最最一目了然的变化,是自己变得好看了,一鼓作气摆脱了20多岁的肥胖和「油腻」。

看上去是不是还行?
今天拣一件事来说说:我是怎样在30多岁的十年里,一点点摸索并穿成今天的模样。
毫无疑问,穿搭是十分个性化的事情,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身体,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也许我所出示的「案例」未必会被所有读者接受,但你说不定能从中打开思路,发现穿衣还有更多可能,再看看我踩过的雷,也能安全绕开,节省时间。
此外,30多岁,这是专注于「打基础」的年龄段,普通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过上被社会化媒体过度渲染的「美好生活」。假如你像我一样普通,也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自己穿得不俗、有风格,那就请继续往下看。本文超过4000字,配图35张。
我把十年切分为三块,刚好对应了湾湾的学龄前、幼儿园和小学,其间搬了两次家,始终没有停下的,是孩子和长大和自己的进化。
01. 心里草长莺飞,总想和别人不一样
阶段:30出头
关键词:微胖,大胆,混搭,用力过猛
年过30,当妈了,升级了,于是有种想放飞、想「活出点什么」的干劲。
这时候我有两件执念般的坚持,一个是去i.t买衣服。
因为一心想和别人不一样,i.t里奇奇怪怪的衣服样式正合我心。
一件背心式、拖着长尾的透明黑纱,是绝不可能单穿的(上),一条姜黄色的卫裤外围,系上了像围裙似的同色网纱,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下)。可是它们的存在,让自己跳出了人海。


为什么是i.t?
这要追溯到2007年。第一次跟随老板去香港出差的自己,又胖又土,总觉得大街上每个女孩都比自己好看,自惭形秽得抬不起头。当我跟着女上司走进i.t,看她买下各式各样前卫时髦的衣服和鞋子,自己大开眼界,心里暗暗为「向往的生活」增加了一项:穿i.t改头换面。
当金牛座下定了决心,需要的只是时间。
6年后,我推着婴儿车,在海港城对面的专卖店买下一支编号001的沛纳海,当洋气的店员一边包装一边夸赞我大胆的穿衣方式,说我「不像是来自大陆」,自己真的找到一种反败为赢的快感。
每个女人都想从「外在」打个翻身仗,这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从那时起,自己就从「捯饬」中找到了乐趣。
借助特别的单品,打造意想不到的层次感。
层次感很容易产生,多套几件就出来了。「意想不到」却不容易发生,需要借助一些「不合常理」的单品。
比如一件带着斜下摆的Izzue背心。
我一直搞不明白,衣服下垂的部分带着一个「窟窿」,是不是要套回到脖子上,将衣服变出双层,变出动感?反正自己总是将它放任自流地垂下去,或是打一个死结,穿出我老爸眼中的「破破烂烂」的德行。
感谢它的不规矩,我才有了七十二变的造型。


还有一种「意想不到」,是把普普通通的衣服,用「常识之外」的方式重组。比如:
把裙子穿在裤子外面,穿进四季。
裙子不再只是裙子,当裙角随风摇曳,它俨然担当了特别的配饰。这是我延续至今的穿法,将裙子穿出了100种可能。

在那些日子,除了从i.t买回些「不伦不类」的衣服,我对各种颜色的袜子,也有一股执念般的热衷。
当全身配色单调时,一双抢眼的袜子,总是能巧妙地化解沉闷,四两拨千斤。它露出的不多不少,调皮得极有尺度,乍暖还寒时还有保暖的功效。


只是另有些时候,因为急于求成,导致「用力过猛」。
就像重新放大下面的照片,我十分佩服自己的勇气。同样是精心装扮后的产物,倒不妨说是「试错」的过程,辣眼睛。真应该带它去豆瓣「土味穿搭小组」接受评审,只等亲人们敞开怀抱:欢迎回到大家庭。

30出头,草长莺飞,心思活络,总想一鸣惊人。
即使出错、沦为笑柄,我也很珍惜这一生中难得一遇的「野心」。
02. 穿出自己的法则和逻辑
阶段:30过半
关键词:自信,精神成长,三件套,学生感
湾湾进入幼儿园后,我们从有父母有阿姨的大家庭搬出,自讨苦吃般的,把很多事情从头学起。那是最辛苦的一段日子,也是精神成长最快的几年,因为我做了全职妈妈,但是生怕沦为家庭妇女。
疯狂阅读,到处旅行,学习新技能,全都发生在这几年里。白天我会跑进胡同里的画室变成学生,也会在湾湾睡后,倒好一杯酒,一边学着辨别风土香气,一边等待头脑放空、灵感忽现,然后打开朋友圈写下新的读后感和影评。

可以说在一段时间里,孩子爸爸为物质生活提供保障,而我则担当了「提升精神文明」的重任,这也是一种家庭分工。
不要当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也不要当不修边幅的家庭妇女。
作为对自己有要求的妈妈,我会这样装扮自己:
① 像个学生一样轻装上路
打包好行李,飞往一个全新的目的地,在陌生的环境里,按着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和思考,轻松而来,满载而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带我领略多样的人生,后者则给出了证明:
生命从不设限,每个人都可以活出更多可能。
那时候,一条不及百元的Zara小白裙配上1欧元的人字拖,或是布口袋加上飞跃球鞋、老北京布鞋,就是我游荡在欧洲大城小镇的剪影。当生活中的思路越加自由开阔,我开始确认,旅行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和20多岁落地香港时的胆怯相比,年长几岁的自己,竟然能够放松又自信,我不再需要什么外界的东西去证明。不论消费能力在怎样的层级,眼界和思想的提升,最能改变气质和穿衣。
② 自己的「三件套」公式
三十好几,我仍然喜欢把裙子穿在裤子外面 ,赋予每条裙子更长久的生命力。


在没有严格dressing code的特别场合,自己也会这样穿,不同之处是踩上高跟鞋,并且选择一些别致的长裙,借助独特的材质和印花,提升全身的质感。这种穿法甚至可以整理成公式:
大衣或夹克+连衣裙+高跟鞋
这是我对smart casual的另一种注解。


下面的照片是2015年11月,自己飞往成都参加全新MINI上市会的活动前装扮。照片放在豆瓣相册后,友邻跑来留言:
你穿的好乱,但是好美。

说真的,「好美」让我羞红了脸,但是「好乱」我又不愿承认。这就是我的穿法呀。
偶尔也有友邻会对镜自拍,像交作业一样@我,告诉我她正在勇敢的实践,尝试像我一样在冬天里穿上裙装。
我的嘴角咧到了耳朵根,网友们全都可爱至极。
③ 借助鞋子或是配饰,highlight全身
我是一个愿意为鞋子和包包多拿出预算的人,因为觉得它们更为耐用,品质必须经得起考验。
在购买力有限的日子,为了让全身穿搭避免廉价感,我通常会在身上保留一个「亮点」:穿一身快时尚基本款时,就搭配一双有设计感的鞋或手袋;平日里还会买一些性价比高的独立设计师作品,尤其是有鲜明印花的单品,多少年也不会撞款。



03. 游刃有余,知道什么适合自己
阶段:临近40岁
关键词:稳定,开放,涉猎更广
临近40岁的几年,最大的长进就是「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但是这个「知道」是有前提的,是怀抱着开放的态度,多多尝试后的结果。
一边铺设可能,一边做出取舍。
在30多岁的最后几年,我又有了新鲜的体验:明艳的色彩,中性味道的男装,让高跟鞋和运动元素在身体上碰撞。
其实一路都在突破自己,没想到的是,总能发现尚未涉足的领域。
即使今天将满42岁,坐在国家大剧院观看《茶花女》,都能从别的观众身上获得灵感,萌生出「换个造型」的主意。
(原文这里有多张拼图,此处选三张代表)



穿搭永远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东西,当某种「风格」逐渐成型,自己就会和气味相投的物件,自觉靠近。
后来经常听到朋友和身边人说一句话:
一看就是你的东西。
因为亲近所以了解,所以相信我能驯服他们眼中的,不好驾驭的单品。


写在最后
仅以穿衣为例,希望可以为你呈现出「越走越开阔」的三十多岁。
只是拜托你,请不要为了眼下看不到希望的工作、没有结果的爱情,或是瘦不下来的身材而气馁,在好生活到来之前,总要经历些垂头丧气的日子,不然怎么能叫「年轻」?
坦白说,我并不确定,30多岁是不是人生中最好的十年。因为我今天就要42岁了,重新工作,重新恋爱,心情安稳,事事都开始重作打算...这样的局面,是我倒退几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年代?反正我会一直分享下去,咱们一同寻找答案。
嗨,不由得开始期待自己的50岁,那是2029年,湾湾正好18!
18的意义远大于50,再多想一会,鼻子都会酸。
过去一直觉得,孩子是妈妈最独一无二的「配饰」。你自顾自地美,他自顾自地玩,两个人越是放松自在,画面就越温暖好看。
原来这件饰品,有它的使用期限。

前些天,湾湾突然问:
妈妈你知道我几点出生的吗?
我告诉他是下午1:55,接着反问他要做什么,是不是看星座。他早就知道自己的星座,我猜想着,当代的小学生,说不定已经开始交换月亮和上升?没想到湾湾拿着iPad回答说:
有一个网站,它能知道你20几岁时会发生什么事,我得下一个!
我把笑声藏在了肚子里。20几岁,这是他能够想象到的,最最遥远的未来吧!
(完)
原文出自公众号:30多岁,我一边当妈,一边这样捯饬自己
(因为公众号已迁移,如想关注,请扫描下图或搜索:Lady in forty)

-
无趣人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2-08 01:20:24
-
雲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6-01 05:23:02
-
浮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13 12:39:49
-
香草萋萋鹦鹉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3-01 17:43:22
-
丸子地球表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15 16:59:01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16:50:57
-
鹇小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14:00:37
-
没事多打电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12:17:16
-
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00:05:29
-
姜群群 翊恒麻麻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27 21:37:59
-
凉白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26 00:59:15
-
Xiaorui9804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14 17:00:18
-
瑞瑞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05 22:42:27
-
J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04 12:13:08
-
流心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01 22:33:08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01 17:45:25
-
cranberr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14:58:23
-
fandly 转发了这篇日记
写的真好。喜欢作者说的那句“一边铺设可能,一边做出取舍”。这好像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价值观。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最好的年纪一说,只要你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成长,当下的你,可不就是最好的你吗。
2021-04-30 14:27:46 -
小农胖药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13:16:33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08:57:15
-
蹦着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02:14:21
-
橘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01:24:03
-
sa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30 00: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