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周新书速递|这部别出机杼的鲁迅研究普及专著,带领读者见证现代文学发生的重要时刻
虚构类
*特别推荐
文坛大师博尔赫斯与卡萨雷斯的四手联弹,看两位文坛大师如何联袂打造侦探故事。
《死亡的样板》是博尔赫斯和卡萨雷斯合著的作品,属于“布斯托斯•多梅克”系列,这一次,他们以苏亚雷斯•林奇的共同笔名创作了一个侦探故事,围绕一具成谜的尸体,社会各个阶层的主人公——贵族、律师、小流氓,相继粉墨登场,来到身为囚犯的侦探——伊西德罗•帕罗迪的监室,完成自己的陈述。小说的语言极富特色,充满了戏谑。
No.1
月球上发现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体;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土壤年份相差几十亿年;从猿猴到智人的进化链上始终缺失的一环……这一切都指向五万年前太阳系的那场浩劫。
辛克莱:这几年逢人便安利的《星之继承者》,终于推出简中版了。本作乃是满载正统解谜推理小说趣味的硬科幻小说,谜面由在月面发现的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宇航员尸体,随着剧情发展逐渐扩展到了两千五百万年和五亿公里的规模。解谜推进过程中,由意外发现作为切入点,不同学科相互交织导向全新假说的情节非常有趣。解答篇中,通过揭示某个心理盲点,将整个事件的所有线索都几乎完美地串联在一起,把大多数不合理之处都解释清楚了。原本以为到此结束,但在这之后却有着更惊人的展开,对此前解答的小修小补,到最后竟然将之前看起来完全不可调和的两种解释统一了起来,从而揭晓了对人类意义更为重大的“真相”。而作者却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对这个真相给出了暗示。
No.2
风雨飘摇的罗马尼亚,两位好友阿迪娜和克拉拉阿迪娜友谊逐渐破裂……透过凌乱、散漫和隐晦的文字表层,是作者深沉的况味。
“她专注于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直率,描绘了无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No.3
十二岁那年,妈妈也去世了。我们的五口之家,现在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了。我越来越讨厌他看我的眼神。一天下午,两个刑警来到我家。我突然好害怕:不会是爸爸出事了吧?
冷毅:东野的书,我现在基本当作新番来追,出一本读一本,没什么期望,就是习惯了。但是这一本确实是出乎意料的久违佳作,我觉得比去年的沉默巡游,祈念守护都要好,谋篇布局不紧不慢,写起感情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波涛汹涌,而且还是久违的加贺专场。东野大概是老来多感怀,越来越喜欢写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羁绊,这种经历波折后依然可以放下过去执手向前的光明感,确实让人读完之后浑身通透,几乎让人难以相信他是一个以挖掘人性黑暗出名的作家。
No.4
《死亡的样板》是博尔赫斯和卡萨雷斯合著的作品,属于“布斯托斯•多梅克”系列,这一次,他们以苏亚雷斯•林奇的共同笔名创作了一个侦探故事,围绕一具成谜的尸体,社会各个阶层的主人公来到身为囚犯的侦探——伊西德罗•帕罗迪的监室,完成自己的陈述。小说的语言极富特色,充满了戏谑。
“常有人问我应该怎么合作。我认为这需要彼此抛弃全部自我和虚荣心,还需要互相尊重。合作者应该忘记自己,只想着作品。事实上,当有人想知道这个金句或那个名玩笑属于我还是属于比奥伊时,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他,因为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认为‘布斯托斯•多梅克系列’比我个人写的任何作品都好,几乎跟比奥伊独自写的作品一样优美。”——博尔赫斯
No.5
双雪涛的代表作,收录十篇极具风格的中短篇小说。洗净尘垢,压紧命运,将灵魂送至一个人迹罕至的庙堂。
birds:重读,抛开几年前的看法,这部集子里没有一篇不好,书名同篇可与郑执的《森中有林》同列东北最强中篇杰作。凋敝年代的艳粉街任作者也已无力返场,可我们仍需置身其中才能呼入故事吞吐的全部气息,瞥见人性的幽光,主动被动的命运涉过了多少汹涌残酷的汪洋。但双不单单仅为过往伤痕抗争与表达,赋予废人尊严、描旧铁西的街景。取自《聋哑时代》的《我的朋友安德烈》,《冷枪》《长眠》《大路》,呈现着超越的勇气,关照当今。师承与技巧显影,温柔与轫力同在,最好的双雪涛。
No.6
加缪代表性中篇小说《堕落》被萨特评为加缪“最美的,也最不被理解的一本书 ”。《流放与王国》则收录六部短篇小说,加缪用流放和王国这两个概念说明人的两种生存状态,流放是现实的状态 ,王国则是理想的状态。
#暗蓝#:世界无善无恶,鼓吹即颠覆——当然,人终究要相信善,但也要看到善的有限性和自我的有限性,恶是一种阴影,用奥兹的话来说,“大多数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阴影除外”。“堕落”可以定义成对善的绝对性和恶的相对性的过度使用——一种透支:果然是“中年心境”。人会到中年,时代也会“盛年不再”,《堕落》这一篇非常容易代入现实。《流放与王国》其实是治愈的:流放是一种必然,而王国并不存在,却是我们可以希冀的、荒诞的原点,那里有所有人的位置。
No.7
《S.忒修斯之船》原班制作组Melcher Media以育碧旗下热门IP《全境封锁》为依托,以病毒爆发的纽约为背景,用页面随笔的形式虚构了主人公在灾后城市求生的故事。
TT:这本书的做工非常的精细,包括书籍页面的磨损,污浊的斑痕,洒落的血迹等等。都仿佛是从疫情现场捡来的一本书。书里边还夹杂着一些道具,有交通卡、撕下来的海报、地图、便签等等。在这些道具中寻找线索也是一个考验。你适不适合成为侦探,这些道具会告诉你。我自认为自己看书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这本《全境封锁》整整看了我两周的时间。我想如果这是一本小说的话,应该看得很快,但就因为它是一本从灾难现场捡回的遗物,需要自己去推理,需要自己去思考。读者就仿佛身处安全地带的事件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很强,所以慢慢地寻找事情的真相就变得尤为重要。 如果你也是解谜游戏的爱好者,这本《全境封锁》真的是不容错过。
No.8
马夏尔带着妻女来留尼汪岛度假,没想到却踏上了惊魂之旅。妻子离奇失踪,生死不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报警的马夏尔。
TT:多视角,多嫌犯,多侦探,让整本小说处处都是陷阱,我在阅读的时候一边猜真相,一边猜侦探,一边猜嫌犯,感觉读一本书从没这么忙过。读米歇尔·普西的小说简直是一种享受啊,享受作者带来的快节奏的事件进展,也享受作者用文字描述的各地风情。米歇尔·普西不愧是连续连续7年跻身法国年度畅销作家,确实值得一看!
No.9
生父因经济犯罪出逃,越野遥随继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搬到了继母的家乡。遥很快就与同班同学琳花成为朋友。同时,发现弟弟拥有知晓过去以及预知未来的能力……
伊库塔.索罗克: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一般来说神秘城镇的题材很难写,一方面很容易导致挖坑太大没法填,另一方面已经有太多优秀作品珠玉在前。本作最大的优点就是铺垫与伏笔,虽然意外性没有那么高,但真的是从情节到情感全都一层层铺垫到位,让读者读到结尾感觉很舒适。诡计也围绕着“转世轮回”展开,虽然略微有些老梗,但也算是精彩的组合。笨蛋姐弟情,复杂艰涩的母女情还有微妙的村民的情绪和玉名姬的传说都算颇具亮点。
No.10
它是对都市“打工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的精准素描:那些偶然的刹那,那些莫名的失落或小欢喜,那些内心被戳中一下下的微小瞬间。
庄晓: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看似是由一篇篇插画和一首首短诗组成的,画很有意思诗也美,这是一本写给内向者内心独白的书。风景是一个人的,美丽也是一个人的,心情是一个人的,一个人可以很快乐也可以很孤独。但是内向者是不懂表白的啊,只好把心事揉进了文字里,刻进了插画里。“我蓄满一池的思念,把想对你说的话,折进这只纸船,飘向你,在月亮熟透之后,在你梦醒之前。”有意思的事,这本书安插了一个小程序,手机扫一扫,所有的画都会动起来。于是小船飘起来了,两颗心也在流转,美好的夜晚,如果可以谁愿意孤独一人呢?
非虚构类
*特别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No.1
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纵向传承与外来文化的横向互动中,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文化背景下,刘擎教授通过发人深省的文字启发我们以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自己,思考“人应当信奉什么”“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等诸多问题。
影随茵动:读刘擎的书需要不断的用脑子,用脑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哲学家不会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通过视野的维度和思维的训练,让人的思想层面得到提升,换一句话说,就是做一个有思考力的人,这本书对一些社会政治命题的探讨尤其如此,比如学区房造成的内卷,真善美统一性的瓦解,世界袪魅时代人类的精神出路……当然,思辨也会产生一定的“后遗症”,就是很容易滑入虚无主义,这点我深有体会,毕竟,在没有绝对真理的世界,个体的欲望导向了最终入世或者出世的归途,刘擎明显是属于前者。是清醒明目还是混沌无知?人生的这道选择题意味着是做一个“简单”的人,还是一个“复杂”的人,思辨会告诉我们,这不是好坏的问题,而只是主观能动性对意识层面最终选择的问题。
No.2
本书为国内译介的首部哈德良皇帝的传记。哈德良身处一个风云激荡、惊心动魄的时代。公元2世纪,他成为罗马帝国主宰,堪称最成功的罗马统治者。身为久经沙场的士兵和才干非凡的管理者,他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君临天下,并提出了让罗马长盛不衰的两个主张……
No.3
本书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京至1936年在沪去世,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梳理鲁迅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立体丰满的形象。
黎戈:之前看过他写的鲁迅草木谱,知道这本后就买来了。对材料爬梳得细致,鲁迅不是专著有餐饮文体的人,这个日记和作品中关于饮食的碎片都得剔出来,说是餐饮其实是饭局为主,以此呈现鲁迅的社交生活,一张密密结的网就此打开……我关注的另外一个点是我私人爱好,就是民国餐馆也就是世俗生活。
No.4
在作者绿茶心中,城市中最美的风景是书店。十多年来,他先后走访了中外十几个城市的书店,从中体味书店之美和书香之味。
No.5
血肉悲欢的个体命运,汹涌澎湃的时代声响。《人物》特稿风格奠定者季艺首部作品。卓越的人物记者,卓越的特稿代表作,讲述浪潮之巅的名利与尊严。
九姨太:每个人都在时代下妥协,换取一个最好的和它相处的方式。 作者能把人和时代的互动、为难、 纠缠, 写得细腻和平实,不以褒贬的分别心去记录一些深刻的细节,很有功底,也足见情怀之深。
No.6
本书所展示的,是一张整体性的中国文化认知地图。从纵向的时间脉络来说,讲的是中国文化的过去、现代和将来。从横向的空间结构来说,提供了一个打通千年历史、俯瞰中国文化的系统性框架。
水工丝屯:华东师大有好几位我关注多年的学者,并且他们保有一种公共写作的动力和能力,这本书,我把它看作是多方合作的产物。前些年,有好几位从传统媒体离职的媒体人瞄准知识服务行业,以更尊重传播规律的形式来打造知识产品,完成了传统出版的迭代,这个过程不是由传统出版人完成的,而主要由传统的电视人完成的,这非常值得深思。回到这本书,由于是在讲稿的基础上扩写而成,有很多口语化的痕迹,也更好读,无法满足中国文化修养深厚的读者。但无妨把这本书看作如何对中国文化进行公共传播的范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文化,这也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啊。并且,这本书也不无学界关于中国文化的前沿思考。
No.7
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实用工作指南”,向所有创意工作者展示了一种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工作方式,作者倡导快乐工作、平衡生活、轻松主导自己人生的工作理念。
我想将其推荐给创意行业中的所有人,而且要把书中“行动准则”部分打印放大,贴在每个人办公室的墙上。——英国设计周杂志
No.8
在嬉笑怒骂中,揭露令人瞠目结舌的“京都鄙视链”。本书像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让你穿梭于古街和人群中,体会京都端庄外表下的烟火气,挖掘古都不为人知的秘密。
丁香:读得很可乐,市郊人饱受歧视的愤懑与反击,都带着点儿旁观者的戏谑。切入点都挺特别,文字有特色。喜欢历史的对最后两章会更有兴趣。
No.9
颠倒角色安排,病人取代医者成为主角。25个“零号病人”,25个短篇小说一般精彩的故事。本书反思了医学与健康产业的功过是非,开启了对未来行医的思考。
一如“新”历史学家从小人物、日常琐事的视角研究社会与文化事件,吕克•佩里诺从病人而非医学权威的视角审视医学既有进步也有误区的历史,结果令人瞠目:从外科学到精神病学再到药理学,一部截然不同的医学史浮出水面。——法国《解放报》
No.10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晓林子悦:丝路著作大热,难免良莠不齐,尤其这类物品和文化交流史,容易写成百度百科式的、资料堆积的词条解释。这部作品很不错,大量相关的考古、历史文献证据,整理得细致紧凑,不浮于表面,是下了工夫的。技术、贸易与历史背景结合得也很好,论述没有脱节感。十件古物,最后一件,是奴隶。那个时候,奴隶也是物品。回头品味前面九件古物的讲述,可以发觉,作者不止是在说物,是有历史观察和历史分析容涵其中的。
「豆瓣一周新书速递」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豆瓣最热门的20种新书(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图书各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