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支撑你一直读书?
查看话题 >“我是时间耗损的有限的书本”——阅读经验复盘
不是去爱我都无法掌握的文学,而是去爱某几个作家,不,那都有点太多了,爱某几本书,或许还有一些奇特的诗篇。
4月系统地整理了书架、微信读书、Kindle里看过的书籍。
家中书架放置书籍有四层,从上到下分别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与哲学以及图册、心理学及工具书。
前几年一直限制自己买纸质书,大都依赖电子阅读,这两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毛病改了不少,加上出版社偶尔会投喂新书,虽然看书的速度还是赶不上收到新书的速度,但至少和过去比理智了很多,现在留在书架的都是想要收藏的。

过去读的书太芜杂,没有成体系,2019年底开始给自己制定比较系统的年度读书计划。当然这类决心一开始也不敢太过张扬,不随便立flag,都是默默记在备忘录里。
豆瓣读书去年年度总结的成绩尚可,剔除补记重读的书和通勤路上听的理财类书籍,一共标记108本,比计划稍多些,但对书单质量不是太满意。
2021年的计划是精读文学经典和名著,泛读文学评论。刚刚算了今年目前为止读了13本,希望二季度再努力些吧。

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接受太多碎片信息,阅读能力下降是常态。读书不一定要有用,但阅读应是基于建立“自身通识”的过程。刻意地避免太过重复、同质化、媚俗化、短平快的信息,主动地让自己投入一种“深长而缓慢”的阅读中,也是自身经验的提升成长。

复盘这几年的读书体验,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心态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文章写一写自己的阅读经验复盘,不足为训,当个定期记录。
去爱某几个作家、某几本书,和奇特的诗篇
去年整年,重读、新读的作家作品最多的是博尔赫斯。在我缓慢地消化“博尔赫斯全集”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对这位文学大师产生一种近乎是“语无伦次”的崇拜感。我对于文学和诗歌最早开始的系统性学习,也是通过这位作家。

《博尔赫斯谈话录》最早是本科时期在Kindle上读的,去年又读了中信出版的《最后的访谈》系列。访谈类书籍的好处是读者能在作者的作品之外,更全面地了解其对于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我如此沉迷博尔赫斯,大概也是因为访谈记录先迷上了他的谈吐、见识和思想,而后再是作品。

现在“博尔赫斯全集”还没读完,有些作品之后也打算读第二次。目前为止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径分岔的花园》和《诗艺》这两本。
前者是短篇小说集,只有一百页出头,但却是我目前为止读得最慢的一本。读时太过震撼了,《通天塔图书馆》和《小径分岔的花园》里将文字与宇宙的玄妙联结:图书馆是无限的、周而复始的;假如一个永恒的旅人从任何方向穿过去,几世纪后他将发现同样的书籍会以同样的无序进行重复;无限重复后的有序便是宇宙秩序;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将来,将来已经是眼前的事实。
就像是豆瓣热评里说的“刘慈欣用百万字写三体,告诉我们宇宙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博尔赫斯用几百字就做到了”。不得不承认作家的认知、叙述和想象力远超常人。把纷繁的梦境塑造成形、无限而周而复始的图书馆、将来当成过去那样无法挽回……这才是“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学的非现实感”。

《诗艺》是一九七六年,博尔赫斯在哈佛大学诺顿的讲座内容合辑。全书围绕诗的地位、隐喻、音韵、翻译、思潮、诗人的信条等主题展开。讲座录音带在图书馆尘封三十多年后,由时任西安大略大学现代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的凯林–安德•米海列司库整理出版。
博尔赫斯在演讲时已患眼疾,在没有任何笔记提示的前提下,援引了非常多的诗歌文本,特别是讲“隐喻”时,他说“暗示比任何一句平铺直述的话都要有效力”,诗人面对内心事物选择何种暗示和隐喻来完成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信念。他举例了庄周梦蝶,还有对夜晚和梦境的描述里,柏拉图的那句“我希望化为夜晚,才能用数千只眼睛看着你入睡”。
豆瓣上有个话题,问如果去一个孤岛只能带一位作家的书,你会带什么。我的答案是博尔赫斯全集。
阅读是一件自我体验性极高的事
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能苟同近几年出的各类快餐式“精华解读”类的读书、或者说是听书的方式。我相信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阅读体验终究是一件私密性和自我性极高的事,没有任何人能将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强塞于他人,相反,去看去买那些所谓的“精华总结”也是一件浪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初中看《飘》,那时在新华书店买的版本是非常厚的上下两册,记得非常清楚第一次读这本小说的阅读体验。那段时间因为语文之外的其他科目成绩下降,老师限制我读课外书,我妈妈也只允许我读一些《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刊物,这两厚本小说是我攒了一周的零花钱,周末出门玩藏在包里偷偷带回家的,买了一个手电筒半夜在被窝里看完,每晚把书藏在床底。
而后很多年每次想起这本小说,甚至每次看《乱世佳人》这部电影,都会想起当时废寝忘食的阅读过程,于我来说是特别珍贵的回忆。
往后的阅读经验里,除了摘抄记录,当下阅读场景也会成为我对书籍回忆的一部分:周末清晨和猫咪窝在床上读完的小说,中途还因为书中情节抹泪了;和男友刚约会时他借给我的一本艺术评论,我去到哪都带着看;去逛书店买的诗集,当日就在附近一家咖啡馆里边晒太阳边读完……



在侯麦的电影里,也时常会出现很多阅读场景的画面,比如《春天的故事》,男女主角在花园里阅读的这幕,一直是我的电脑屏保——

所以我说,阅读是一件自我体验性极高的事,没有人能帮你完成,只有主动去读去想,根据你的自我经验去理解,最终才会成为自我认知体系的一部分。前段时间我太过依赖于听书,其实是与“阅读的主动性”相悖的,要反思。
另外,我很相信摘抄记录以及每读完一本书后坚持写书评的益处。书评暂且不提对他人的价值,对于自己其实是总结提升、归纳概括,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豆瓣有个话题是#一天一句读书笔记#,手边没有笔记本时,我也会把阅读时遇到的好的片段摘录进去。
博尔赫斯在诗歌《我》中,这样描述自己:
我也是一把剑的回忆,
是弥散成金黄的孤寂的夕阳、阴影和空虚的缅想。
我是从港口看船头的人;
我是时间耗损的有限的书本,有限的插图;
我是羡慕死者的人。
更奇怪的是我成了
在屋子里雕砌文字的人。
时间和未来,对于我太过虚无缥缈,但阅读对我而言是一种“不亚于周游世界或是坠入情网的体验”。我在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的回忆录中重温布拉格的咖啡馆和街道;在辛波斯卡的诗里感受对世界丰沛而敏感的想象力和近乎童真的好奇;在黑塞的小说里领悟人间的痛苦喜悦、危险死亡、爱的激荡和背叛;在波德莱尔的文章中认识个体孤独、时代的鄙夷和恶浊平庸的现实……
生命的长度不断缩短,太多事情正在或将要被遗忘,但是这些“时间耗损的有限的书本”,是我拓宽生命边界的唯一方式。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我自己列了一些书单,关注了各大平台的图书促销活动,想趁热把书单里的书买了。
目前看下来京东的“世界在你眼中 京东图书读书月”活动的优惠力度是最大的。
4月22日,京东平台的直播里有止庵、申赋渔、杨红樱、呼延云等众多重磅作家12小时不NG直播推荐好书,比如《克拉拉与太阳》、《受命》、《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几本,直播价格算下来不止5折,一次性购买年度书单能省下一笔巨款。

《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日常价59,直播到手价29.5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克拉拉与太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新作)》,日常价46.9,直播到手价33
《克拉拉与太阳》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自2017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出版的首部作品,也是他时隔五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全球读者翘首以待。故事发生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题材涉及当下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近年来,国内外的重量级作家都已经敏锐地观察到了人工智能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对社会伦理,甚至人类存在的本质造成冲击。
与其他作家作品有所不同的是,石黑一雄在这部作品中,延续了他典型的细腻内敛和情感张力,“以小说中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深刻探讨了每个人之所以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根本原因。

《受命》(京东独家签名本),日常价40.5,直播到手价29
这部作品关乎记忆和爱情,记忆来自既往,还没有退场;爱情指向新生,却无法生长。在这两个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间,是一个“日暮途穷”的复仇计划。男女主人公狭路相逢,一个怀揣着秘密,纠缠于噩梦一般的记忆;一个痴想着将来,一往情深灌溉着爱情。悔与憾从而在所难免,意外与紧张也就在情理之中。
止庵在小说中,充分展示了他刻画人物与描写日常生活的能力,通过对花木、商品、交通、服饰、饮食、展览以及建筑和新闻事件的精准搭建,为读者充分勾画出一个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依循人物的脚步,乘坐107路、44路电车,读者可以穿行1984-1986年的北京城:西长安街新华门对面的花墙还在,三元桥新建成不久,音乐厅还是个大基坑;《读书》《读者》杂志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胡同口有打双人床的木匠,也有推着平板车卖棉套的小贩,冬储大白菜堆得像小山。组合家具、泡泡纱床罩、世界名画挂历、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小说复原了一个真实的八十年代的北京。
然而时间永是向前,爱与记忆的一切,都要让路给滚滚向前的时代。小说中屡屡提及的深圳,正是风吹来的方向,人物浪花一般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了分野。

《情绪力量哈丽特勒纳 礼盒3册》,日常价81,直播到手价41
阅读这套书,你将获得:
①理解人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对关系处理很头疼?以及常见的沟通模式。
②四类问题引爆亲密关系中的愤怒、沟通问题,总有一种击中你!
③4步解决愤怒与沟通问题,用愤怒变成亲密关系的粘合剂。
④从深处教会你如何思考愤怒,使用愤怒,更好的处理亲密关系。
京东读书日活动的直播间里还有其他非常丰富的书籍可供选择,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在22日和23日的直播现场里淘到优质好书:
直播时间:4月22日上午10:00开始
直播主题:高能阅读日 12小时不NG
直播链接:https://lives.jd.com/#/3913797?origin=3&appid=jdzb&id=3913797
直播时间:4月23日晚20:00
世界读书日 跟我这样读,臧鸿飞直播推荐好书
直播链接:https://lives.jd.com/#/3914838?origin=3&appid=jdzb&id=3914838
提前祝各位读书如山倒,
世界读书日快乐!
Lotti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2月购物&爱用 | 闻香寻梅 吃春喝酒 (227人喜欢)
- 海风,山峦与秋暮 | 西西里自驾小记 (326人喜欢)
- 2024 阅读记 | “对于长久的渴望来说,生命太过短促了” (101人喜欢)
- 11月购物&爱用 | 生活里的一些小剂量快乐 (1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