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夫妇带我玩转“有福之州”,一饱口福和眼福!
江浙的甜没有吓到我,福州的甜真的是惊到我了,以致后面几天,点菜的时候,我都会问一句,有没有不放糖的!
福州的口味真的只有甜吗?错了,待我慢慢道来!
福州有几位好友,曾约过汕头美食,听说要我要去体验正宗福州风味,提早就建了个群,结果从八月盼到年底,全国美食都快打了一圈,还没走到福州。
决心一下,终于在年初去了一趟福州,有大花和超哥这对本地夫妇带领,有芽总的加持,这趟福州美食之旅相当地道。很多朋友翘首以盼我的福州攻略,现在就给大家呈上。
福州的闽菜世界闻名,福州人的口味偏酸和甜,提到福州最先想到的就是佛跳墙,其实福州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品种多样,口味丰富,非常值得去体验。
福州的地方文化有: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和寿山石文化,都值得去逛一逛,了解一下的。
以一种对美食博爱的态度去品味,纯个人感受和推荐,如果你觉得内容有收藏价值,麻烦轻启手指帮忙转发并关注,这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喜欢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四食不惑。
Day1:品福州小吃,逛三坊七巷
每个城市都有一家老字号,吸引着游客前去。
会把城市的一些特色集中起来,但你真要去寻味正宗,还是得去大街小巷子里面找。
大花和超哥说,这家店,自己平时是不来的,但有客人来的话,还是会带过来试试。
如广东的早茶店,有着五花八门的茶点,大花熟门熟路,信口拈来,报了一堆点心名,桌子一下就堆满了:
古早花生汤、滋补牛滑煲、石橄榄水鸭泡面线、闽都大油条、清流马蹄糕、香煎韭菜饺、福州香芋泥、乡厨八宝饭、一品豆芽煎、桂花烧仙草、鼎边糊、虾仁饺、虾酥。
论口味吧,我只能说一般吧,亮点乏善可陈,但论丰富,还是值得一提。
若想体验福州早茶,按此清单倒是可以一试。
这只是个引子,精彩从后面开始!


三坊七巷
福州地方文化之一,乃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三坊七巷曾汇聚了大批当地的大家族、名流。现在是一个探访故居,观摩文物古迹之地。
修缮过的建筑极大地保留了其古朴,部分老店依然留存,向游客诉说着历史往事。




逼真的石雕,盯着看着老半天,才发现花瓣是石雕,叶子是真的叶子。


三坊七巷里面的叶氏民居,其中有一个展厅专门展出寿山石雕,这逼真的红枣和花生,让人忍不住想去捏一把尝尝。

三坊七巷里面还有很多展厅,有收费的,也有免费的,时间够,有心的话,可以细致地逛一通,收获一定很大。

逛街渴了可以来一瓶橄榄汁,福州人从小喝到大的流行饮料。

阿郑嫂福清番薯丸海蛎饼
这绝对是一家当地人爱吃的店,福州街头四处可见的海蛎饼,这家最正宗。
海蛎饼馅肉饱满丰富,刚出锅的更香热。
滑蛏滑肉汤泡粉,蛏很鲜嫩,粉很细滑。
吃起来可香了!
不过这些是我在形容大花。
而我,觉得青菜味太浓,有点干不动。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一方口味。



连江青鳗福财鱼丸店
想吃点清淡的了,就来这里吃一碗,用鲜甜,润润口,饱饱胃。
鱼丸汤和鲨鱼汤都很清淡,但是爽口弹牙,肉和粉的比例比较适中。



强烈推荐:永安风味小吃
传统闽菜融入了川菜因素,似乎又有点粤菜白灼的滋味。
鸭肠简直不要太脆,白亮剔透,非常爽口。
活肉和套肠各拼一些,看似清淡,实则滋味已入其中。
每盘菜上面的那一撮永安黄椒,正是灵魂所在。
这家菜的口感都是那种干净爽脆,水煮鸭胗就是福州川菜的典型,偶尔来点辛辣刺激一下味蕾也是一件快事,切得极薄的鸭胗更有那种脆劲,咬在嘴里差点听到了嘎嘣的声音了。
主食炒粿条,充满了锅气和家常味。
正是这几道迷人的风味,才是这家店经常排队的缘由。




Day2:酸甜惊讶我的一天
强烈推荐:如我美食
原安庆里无名小炒,一手正宗福州小炒,家庭菜馆经营模式。
掌厨的是丈夫,点菜管账的是妻子,家里的老人帮着打打下手。
此菜馆让我对福州本地菜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口的菠萝味。
为何这么说呢?
先来一道爆炒双脆,传统福州名菜,海蜇皮晶莹透亮,猪腰切成花刀,粉白鲜嫩,酱汁均匀挂满,让人食欲大开。忍不住夹一块放入口中,我的天,感觉吃了一块菠萝!
当食物的味道跟自己的预想不一样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反差。
吃惯了咸辣的川味爆双脆,第一次吃到福州的这种甜,我花了一会功夫适应。
不过平心而论,大厨的手艺真心不错,抛开口味不谈,这口感,这刀功,此店难怪这么火。
糟炒小肠,一道连大花和超哥都喊甜的菜,不过奇怪的是我对甜糟味倒是挺适应,甜中带辣的口感倒别有一番新意。
拌鲨鱼皮,鱼皮脆脆的,依稀可以看到上面融化的白糖,酸甜口无疑。
醉排骨,这道菜可以看出厨子功夫极深。排骨表皮脆脆,带点淡淡的甜味,咬开后排骨肉极嫩,非常可口,大家瞬间秒光这道福州名菜。
菜品一道道的上,无一例外的酸甜口,纵然我对美食博爱,此刻也感觉吃了一桌的菠萝。
最后那道拌空心菜,鲜嫩翠绿,没放糖,总算从蜜罐回到人间。
此店给我的感受颇深,在江浙,江浙人喜甜,不过多偏咸甜。福州人爱甜,偏酸甜。
菜是好菜,烹饪手法显示绝佳厨艺,不过千百年来形成的口味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和适应的。福州菜的酸甜过于突出,难怪很多外地人吃不惯。
饮食口味随时代变化,现在的人注重健康,平常在家也不会吃这么甜。家常菜,逐渐以清淡为主。偶尔想念福州味,才会下馆子体会那份极致。









上下杭
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现在是一片休闲游览,感受福州文化的度假之地。
这一片老建筑颇多,有兴趣的可以过来考究一下历史,听听那些榕城旧事。




推荐:耳聋伯元宵店
想不到我跟福州小吃如此投缘。
这家的甜品虽甜,但不腻人。元宵、芝麻麻糍、花生汤、芋泥、糯米饭,都是可口甜点。特别是那道鸡蛋白丸子,软糯中带有一丝Q弹,口感有点像奶茶中的珍珠,嚼着挺带劲。



老药洲
提及老药洲,没有老福州不知道,这原是一片夜宵天堂,拆迁后,繁华不在。有些老房子依然未拆,木板结构在风中仿佛摇摇欲坠。远远望去,古老的旧房子和现代街道结合,有点像漫画中的街区。

粉干卤味 老古街老牌炖罐
一份炖罐,一份粉干,有时候夜宵就是这么简单。



Day3:瞰福州美景,尝客家美食
来福州,肯定要品尝一下佛跳墙。
犹记得第一次吃佛跳墙,是在苏州的面馆,一碗佛跳墙为浇头的苏州小面,让我感受了福建这道名菜的丰富。
此次来到发源地,还不尝之。
佛跳墙食材珍贵,要品尝到极佳的口味,钱不能省,要买贵的。这不,我点了个民间版,尝起来略带腥味,问了朋友,网上也查过,据说确实有。
哪里的佛跳墙好吃?这个我真没经验,太费钱,还请有钱的主多给我普及普及。
这家的南煎肝,还是挽回了一点颜面。猪肝切得很薄,入口是那种鲜嫩的劲头,并不是常见的粉稠。


福道
体力充足的话,可以去爬爬福道。福道有多个入口,挑一个就近的入口开始,就当健身徒步了。
福道徒步可长可短,爬到山顶可以俯瞰,福州风光尽收眼底。







强烈推荐:澫奘客家菜
天天吃福州菜,换个口味去尝尝客家菜。
这家店主打原生态,冰柜里的食物看起来非常新鲜。
一道黄粿拉开了序幕,黄粿略带碱味,原来是因为取山中一种独特灌木烧成灰,沥其汁(俗称植物碱),以该汁浸泡优质粳米至橙黄。所以黄粿色泽金黄,那一丝碱味也减轻了几分饱腹感。
客家猪肉汤颇为有名,难得可以喝出猪肉的清香味,是土猪肉无疑了。
白斩鸡,相当扎实,鸡肉纹理分明,鸡皮金黄,带有一丝脆劲,广东人吃鸡讲究要有鸡味,如果来福州吃过这道鸡,肯定也会赞叹不已。
客家菜不只是清淡,烧牛蹄那种糯糯的口感非常不错,酸菜烧肥肠,我差点把酸菜都给吃完了,就更别说肥肠的入味了。









土伯祖传捞化
你以为我们已经吃完了?吃完客家菜我们消消食决定去吃捞化。
捞化应该叫捞米粉,用的是莆田的兴化米粉,米粉质地细,一捞就熟,故称“捞兴化”,久而久之就简称捞化。
捞化一定要猪血化,里面会加些酱汁,有点像卤味,汤底更香醇。可惜我们去晚了,只能吃骨头清汤的,可惜清汤底压不住内脏的一些油腥味,稍许有些不适应。
每张桌上都有一瓶虾油,说好听了是虾的香味,说难听点是臭鱼烂虾的味道。如果没法想象,你就想想第一次吃虾酱是什么感觉吧。
一旦爱上了,就真的爱,一旦抗拒了,就难以接受。
话说,捞化内脏腥味加上虾油的腥味,会综合出一种奇妙的味道,俗称福州味,大花如是说。




Day4:尝马尾海鲜,感船政文化
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一趟福州的马尾区,那边可以感受一下福州的地方文化之一:船政文化。
我主要是奔着那边的小海鲜去的。
永泰李干
在朋友办公室等人的时候,发现桌上有一包永泰李干,嚼起来,甘甜中带有一丝微酸,不软不硬,越嚼越是欲罢不能。果断厚着脸皮,把一整包给要过来了。

强烈推荐:兴仙饭店
跑去马尾,主要是为了这顿海鲜。
福建沿海,小海鲜居多。
马尾,芽总的地盘,她让我多点一些平常没吃过的海鲜。可我这些日子来,海鲜品类尝了个遍,所以点的菜品,就更偏特色和小众了。

兴仙饭店原本是一家七毛钱卤面的小店,越做越大,从小店到大排档,一直到现在这个装修颇为高档的海鲜饭店,在马尾区那是家喻户晓啊。
海鲜区琳琅满目的鱼类,虽然见识多了,但还是记不住名字,很多海鲜也没吃过。
都想吃,肚子装不下!




一番挑选,终于点满了一桌菜。
本地红斑,鱼比较小,但是肉质很嫩啊,烧得鲜美无比。
辣炒笔架,笔架又名佛手、藤壶。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主要采自外海石礁,采集过程十分惊险。笔架味道十分鲜美,咬开外壳,里面的肉不多,需要仔细品尝。
椒盐油龙,油龙是啥,查不到学名,形似鳝鱼,炸起来酥酥的口感。
跟花蛤差不多的油蛤,辣炒一下,口感味道都差不多,图个新鲜。
福建人爱吃蛏,竹蛏的壳确实跟竹节有几分相似,肉质亦是饱满,蒜蓉蒸着吃挺鲜美。
特别新奇的是那道黄岐提菜煎,取自礁石上的藻类,碾碎,应该跟糯米等淀粉类和成饼,有点海苔的味道,若论那份软糯,又有点像湖南的蕨菜饼。福州的这类小海鲜还真是小众,离开这个地方就吃不到了。
主食的兴化粉和鱼饺也是别有特色。
兴化粉跟粉丝差不多,口感略糙,不如一般的细粉光滑。
鱼饺特别结实,饱满的全是肉。
这么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你猜猜多少钱?
才600块。六七个人下来,人均不到100,性价比极高。








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去参观一下这边的船厂,感受一下船政文化。

途经一条铁路横穿马路,这种道路倒是有几分年代感。

烟台山公园
马尾归来,去逛逛烟台山公园一带。烟台山是福州人几十年的老回忆,现在是一片小清新的地方。

乐群楼,是当时各国领事集会娱乐的场所。

福州高级中学,百年老校,唯一一栋坐落在风景区内的学校,红砖结构颇有历史年代感。

这里有闽海关总署旧址,经过复旧整修重新焕发新貌,绕道后面是八字型楼梯,时有松鼠路过,此时已经成为网红打卡之地,很多衣着漂亮的小姐姐在这里拍照。

石厝教堂,哥特式石砌教堂,构造比较欧式,是西方人自己用的教堂。一株银杏一座教堂惊艳一座城。
教堂旁边的咖啡小哥也是烟山一景。


爱国路2号(原美国领事馆),原为洋行所有,是目前烟山复旧建筑中最恢弘的一座,三层殖民地回廊式结构用大量的玻璃保存了历史的遗迹。

途经醉仙楼,买了一份橘红糕,口感像糯米糍,但是更黏,吃起来有一丝清凉的感觉。
还不错!

推荐:随香缘鱼坊
福州人爱吃什么?
其实本地人并不是天天福州菜,福州小吃。
发现他们挺喜欢川湘口味的。
这家馆子也算闽川结合吧。
脆鱼就是脆肉鲩,喂豆子长大的鱼,肉质确实脆。北极贝也做成了生脆的口感,还伴有一些葱油香,不过吃多了有点腻。
尝试了这里荔枝肉,荔枝肉和醉排骨不能同点,因为都很甜。




福州四日,在大花夫妇和芽总的招待下,还跟众多福州朋友聚了餐,可谓深度体验,完美的感受了地道的福州味。
不得不说,福州的风味太过于鲜明,来游玩之前,做好心理建设,选店的时候,要适当搭配。
若天天吃地道的福州口味,开句玩笑话,血糖都会急剧飙升!
-----------------------------------------
个人微信公众号:四食不惑
不定期推送旅行游记和美食攻略。
四食不惑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江西这座风头盖过省会的“镇”,犄角旮旯的小店有多地道? (2人喜欢)
- 去低调的吃辣之都,做一个地道的“赣”饭人 (8人喜欢)
- 在武汉,想吃江湖味还是得去“江湖” (6人喜欢)
- 五一前后,我去了浙江这几座小城 (18人喜欢)
- 小长假,我再推荐几个小众旅行地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