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需要解决的两大矛盾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需要协调好两个矛盾 即个体积累与集体积累的矛盾和个体消费与集体积累的矛盾(这里的个体与集体 是相对意义上的说法 比如个人与集体 单个合作社与多个合作社 单个公社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
个体劳动者将其潜在的部分可支配的积累资金(价值)出让给社会(全体劳动者) 增加社会积累资金 以期社会生产力能够得到加速发展 而后以更多的使用价值/价值来回报个体劳动者 这样 社会与劳动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存在矛盾 一是两者的积累的矛盾 如果说社会积累再得到劳动者额外的积累资金出让后得到了增加 生产力提升了 但是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增加的价值/使用价值并没有回馈于当初出让自己个人的额外积累资金与社会的个体劳动者身上 那么 两者间积累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比如 一个公社里 社领导动员全体社员星期六放弃经营自留地而搞突击劳动开垦新田增加公社耕地面积 本来是为全社社员增加更可观的收入所用的 结果最后 新田所得收入尽归领导所有 那么 社员们个体出让与集体(公社) 的那部分积累(价值 即突击劳动的工时)就等于说是彻头彻尾的无偿劳动 社员成了被剥削者 社领导成了剥削者 个体积累牺牲给了集体积累 个体积累却并没有因此得到更可观的增长 个体积累与集体积累的矛盾就此完全白热化了 公有制也就被搞臭搞砸 要报销了
反过来 假设社会农业劳动者个体为社会支出的价值量为7小时必要劳动+1小时额外劳动(价值)
这其中1工时的额外价值作为追加价值输入到社会价值积累 具体而言就是输入到工业系统中去 为工业补充追加的生产力要素(生产资料 即额外的口粮与生产原料) 增加工业生产力
在这里 农业劳动者个体放弃了1工时的价值用于个体积累 而将之用于社会积累 这属于权衡利弊之下的合理选择 并不是无偿奉献价值 只是延时兑现 如果说是无偿贡献(即工业系统消费掉这部分价值后就不再以任何形式偿付给农业系统以等量的价值/一分不给)那就成了工业剥削农业 城乡差距持续拉大了 那样的话 就成了封建劳役制度(就像皇帝老儿征发贫民为他无偿修皇宫一样) 而不是现代的社会主义财政制度了
现代的社会主义财政制度 社会从社会劳动者个体所支取的每一分价值 不管是以国家税收的形式 还是价格剪刀差的形式 都是要及时兑现 及时补偿的 而且是随着生产力的增加予以更多的补偿 无论是抽象的价值补偿还是具体的使用价值补偿(实物补偿) 如上所述 农业社会劳动者个体为社会支出额外的1工时价值用于社会积累资金 社会生产力因此得到提升 具体来说就是工业系统生产力提升 相应的 工业系统生产力提升后 工业品单位价值下降 使用价值不变/增加(比方说 一家工厂 没有获得农业系统额外价值用于积累资金之前 既有工业生产力只能供应价值4000工时 使用寿命8000工时的单位产品 得到农业系统的额外价值后改良工艺 追加投资 增强了工业生产力 这时候该厂就能够供应价值3000工时 使用寿命10000工时的单位产品 价值减少 使用价值增加了)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值来获取更高的使用价值 价廉物美地工业品作为新的生产力要素(生产资料)补充进农业生产力中 能够改良劳动生产率 削减农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削减社会农业劳动者个体为社会生产所义务负担的强制性劳动时间(价值生产) 增加其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价值生产) 这样一来 社会农业劳动者个体此先为社会支出的额外价值 就得到了成倍地补偿 更多地使用价值(质量更好 数量更多地工业品)与更多地价值(强制劳动时间削减)这笔投资就收到了可观地成效 按照大家商量好的合理的计划分配价值的办法 也就为所有劳动者所认可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有效运作下去了
二是个体消费与集体积累的矛盾 积累价值是为了更多地消费价值 消费价值是为了更多地积累价值 这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体如果把潜在的可用于消费的价值用在了集体积累资金上 那合理的动机就是这样能够带动集体积累 增加生产力 不久的日后为个人消费增加更可观的价值/使用价值 比如说 公社养了一只母鸡 4只鸡蛋 还有一些个蘑菇 现在不管三七二十一 消费了再说 蘑菇母鸡都拿来炖了 全社吃一顿小鸡炖蘑菇 好好解解馋 那么这样 本来可以划入集体积累资金的生产资料(母鸡 蘑菇【饲料 流动资本】)就转为社员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了 而且是一次消费光所有价值 剩下的那4只鸡蛋 也孵化不成小鸡 就是侥幸有个破壳的 没了饲料(蘑菇) 也活不成 集体积累资金匮乏 社员们日后都别想再粘荤腥了 若是再仔细考量考量 今番先不杀鸡 而是拿出2只鸡蛋 一半蘑菇做鸡蛋炒蘑菇 剩下的母鸡 2只鸡蛋 1半蘑菇用作集体积累资金 继续养下去 种下去 那么眼下尽管没吃上肉 牺牲了部分个人消费 但也沾了荤腥 尚可接受 而在可观的日后 因为集体积累资金有了保障 社里就能有3只鸡 12只鸡蛋 一大堆蘑菇 到时候 个人消费所能使用的价值就比之前宽裕得多了 大家就能痛痛快快地吃小鸡炖蘑菇了 这就是协调好个人消费与集体积累的矛盾与否的两种情况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不是靠一小撮不需回报 灭私奉公的特殊材料做成的红牛带着一群傻不愣登 不会思考 只知道听领导话的一身蛮力气的傻瓜群众来整上一出诺亚方舟的童话 而是靠一群明白事理 善于思考的有巧劲的革命群众与一些有学识 会工作 懂学习 爱人民的又红又专的布尔什维克们一同创造的愚公移山的伟大业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 愚公所以能有移山的信念 尽管最后老天爷帮了他一把 加速了这个过程 这个故事成了神话传说 而在社会主义革命现实中 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在劳动者们自下而上的合理的计划下能够不断增加规模 增强素质 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界的变化却赶不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 越来越强的社会劳动者就能够以他们的智慧和双手 打破自然界的一切封锁与桎梏 创造出一个不受物质世界统治的 人类自由创造历史的共产主义新世界来 而那时 替代了那千呼万唤始出来老天爷的 就是劳动者们的智慧与双手 正如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只能靠我们自己”
-
阿阿阿列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5 16:54:25
-
豆友-ixg2CTpk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4 18:05:18
-
豆友16500462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5 13:15:36
-
苏霍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5 13: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