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4周读书《金瓶梅》︱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金瓶梅》读过三遍,第一遍什么时候读已经忘记了,应该是在年轻的时候,二十多岁。是因为《红楼梦》才读的《金瓶梅》。
初中时喜欢《红楼梦》,是真的喜欢。一直到工作以后的寒暑假,基本每年都会再读一两遍,读的多了,知道了世情小说的发轫之作是另一本巨作,《金瓶梅》,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读到。
后来工作了,先后买了汉王、Kindle电子的读书器,那个时候,书籍的版权不像现在这么严控,网上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电子版,走马观花读了一遍《金瓶梅》。
印象深刻的情节无非是王婆的十条“挨光计”,武松剜出金莲的心,西门庆不节制的吃胡僧药毙命。因为不通人事,对书中一直被人诟病的情色描写,除了惊诧、骇然,倒也并没有大印象。
最惊喜的,反而是在《金瓶梅》中看到了很多《红楼梦》里熟悉的情节,忍不住时时处处想拍案惊呼:啊,原来《红楼梦》是抄的《金瓶梅》啊。
两本书对人情世态的摹写、对人物服饰、饮食、日常生活复刻般的再现,纤毫毕现、跃然纸上的个性人物,都满足了我对世情小说的偏爱。
我并不觉得阅读《金瓶梅》是一件隐晦的事,它体例的巨大、容量的涵盖面,对世情更加直接、现实的描写,已经注定这是一本在文学性上不输于《红楼梦》的作品。
闹过一个笑话。
二十来岁,工作时间不长,任教的乡村中学校长,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也是一位颇具人文气息的读书人,给我们开全校大会的时候,他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大家都笑。
后来忘记什么原因,他给了我图书馆的钥匙,让我帮忙去替他挑几套书来读。他相信我和他的阅读眼光。
我看到一套《金瓶梅》,那是第一次看到纸质的版本,喜不自禁,因为生活中难得一见,赶紧纳入囊中。
跟校长汇报时,我竟毫无知觉要掩饰一下看见这套书的喜悦之情,很开心地说:校长,我给你挑了几套很好的书,有《金瓶梅》啊!
周围还有别人。
说完以后,大家晦涩的一笑,然后一片沉默,我才隐约意识到,大庭广众下提到这本书的不妥。
时光变迁,二十年过去了,《金瓶梅》现在是很多学者提上台面阅读、研究的文本了,而那个自以为看懂了《金瓶梅》却可能连一知半解都不懂的青涩丫头,已经是中年大妈了。
这些年,我陆续读了三遍《金瓶梅》,不自觉的会和《红楼梦》比较。蒋勋说《红楼梦》是青春世界、理想王国,读《红楼梦》的时候,是桃红柳绿、软絮游丝,读《金瓶梅》,总感觉在现实的世界上空,有一层灰暗、窒息、沙尘暴一样的气氛笼罩着,也许是命运,也许是被称为“报应”的劫数,有个早已洞晓开头和结局的神灵,张开巨大的无形的手,对每一个进入《金瓶梅》书中的读者说: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欢迎来到现实的世界。《金瓶梅》里是赤裸裸的金钱世界、现实世界,所有人物的根本目的都直指生存、直指金钱。
王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毒杀武大,初衷只不过为了“赚他几个风流钱使”;郓哥闹茶坊、助武大,看似出于义愤,一步步推波助澜将武大送上黄泉路,不过是愤于“干娘不要独自吃,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的红眼。甚至是跟西门庆情浓时的女人,也不忘要求买新衣服,买首饰。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哪一个不是为了从他那里得到金钱的利益,结义的誓词写得好:安乐与共,颠沛相扶。等到西门庆一命呜呼,热兄弟都是啃噬他家产的饿殍。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欢迎来到情欲的世界。
《红楼梦》里那个被隔绝在大观园之外的成年人的世界,那些属于贾琏、鲍二家的、晴雯嫂子的幽深、灰暗的世界,那些在《红楼梦》里只能洞开一烛、管中窥豹的世界,是《金瓶梅》里惊心动魄的生活。
成年再读《红楼梦》时,我深深同感于蒋勋说的“慈悲”,同样,《金瓶梅》里的情欲世界,是直接的、赤裸的、没有节制的,但是如果只把它当做一部情色作品,那真要再仔细看看作者自序中强调的: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生畏惧心者,君子也;
生欢喜心者,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学者田晓菲说:《金瓶梅》里的生与旦,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般读者所习惯给予的泾渭分明的价值判断,甚至不是同情,而是强有力的理解与慈悲。
希望我们能带着理解与慈悲,面对人性中最深不可测的部分。
读《金瓶梅》的同时,我还在看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和格非的《雪隐鹭鸶》,都是学者解读的文章,前者重文学分析,后者重经济与社会角度,我都蛮喜欢。
我没有纸质书,个人喜欢电子书阅读,轻巧、容量大,便于携带,看的版本是崇祯版,相比于词话本,绣像版的文学性更强一些,词话本的说教意味更浓,有江湖气、腐朽气,我喜欢崇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