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小马路上可以偶遇什么“怪力乱神”?|555小报四月第一期

如果在555街区散步,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随机的景观——它们常常不是刻意的,却独成风景。比如弄堂居民堆在家门口的废弃家具、延伸到街道上的植物,甚至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遇到它们的时候,总是心里一惊:诶?ta为什么会在这里? 然后心里一喜:诶!还蛮好看的! 你是否也发现了人家门口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个四月,我们向555 project社群里的小伙伴们征集了555街区里那些看似废弃却自成景观的好玩物件:木质电话杆、老旧的木蓄水池、覆盖着瓦片的屋顶、釉质的招牌、老式垃圾箱、栅篱和盆栽…… 这些突然的物件,不仅是个人色彩与家庭生活气息向外部空间的“溢出”与展现,更将人情味积极地加入到街道中,自成一道艺术景观。 藤森照信在《路上观察学入门》所写:
若说是“最后的自由”,似乎有点夸张,更具体地说、应该是当我们在街上漫步,发现有趣的东西时会感到如释重负,仿佛这时眼睛才又真正属于自己,整个城市似乎也比较令人自在。现在这个时代,神都隐藏在路上。
慢慢走,看看555的街道上,都藏着什么“怪力乱神”吧!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阅读 555 Project 项目的其他文章:
3、廖信忠:住进武康路最便宜的花园洋房,偶尔去附近裁缝铺修裤脚
8、555 Project :四年后,我们重新书写上海五原路
555 Project参与者招募
如果你在这个区域的其他街道开店,或是你现在或曾经居住、工作在“555”街区,想要加入这个项目,成为这个街区的“生活家”或者“研究员”,欢迎扫码报名。如合适,我们会尽快和你联系。


5月每日书,5月1日开始常规班、共写班、职场班、酒鬼班正在报名中


三明治xB‘S JUNGLE. 天猫花园生活节邀请你投递自己的#乌鸦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