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郁性假性痴呆的可能!
开设老年记忆障碍专病门诊以来,遇到了很多抑郁性假性痴呆的患者。那么,什么是抑郁性假性痴呆呢?抑郁性假性痴呆与老年性痴呆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二者混淆,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老年性抑郁,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有报道综合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20%,有严重躯体疾病或慢性病的患者发病率更高。由于在老年期间对躯体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有所减弱,同时遭遇各式各样心理刺激的机会也比较多。如老伴或老友的亡故,子女的分居,地位的改变,经济的困窘,疾病的缠身等,都能加重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无助、无用之感,成为心境沮丧、抑郁的根源。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其疾病特点为:1.情绪低落并不常见,以躯体症状为多。比如持续的疲乏,无故的体重下降,睡眠紊乱,食欲差,胸闷等,从而辗转于医院各科室看病,但就是找不到原因。这一特点造成老年性抑郁容易被忽略。2.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常常自感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会显得反应迟钝。 这些既有抑郁症状,又有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认知功能损害可以随着情绪改善而好转,称为“假性痴呆”。老年性抑郁极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有以下五点可资鉴别: 1.起病特点:老年性抑郁者起病快,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大多起病隐匿。 2.病程:老年性抑郁者疾病快速进行性加重,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 3.回答问题的方式:老年性抑郁者常常不合作,不愿回答问题,即便回答,也比较笼统,有时就直接说“我不知道”,有时表示不屑,意思是,问我这样简单的问题做什么;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则是即便不知道,也尽可能的编造,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实。 4.症状与昼夜的关系:老年性抑郁者昼重夜轻,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夜间较重。 5.合并症:老年性抑郁者不存在其他神经症状,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常存在失语症、失用症等。 如果二者混淆,后果会是怎样的呢?抑郁性假性痴呆经过抗抑郁药治疗,能获得显著进步,甚至完全康复;而给予抗痴呆药物治疗,则完全无效。老年性痴呆经过认知功能训练及抗痴呆药物治疗,会延缓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甚至可以部分的逆转;仅仅给予抗抑郁治疗,只能一时的改善情绪状态,长期来看会加重认知功能减退,而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与疾病病程有关,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若把老年性痴呆误诊为老年性抑郁,则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自感记忆力减退的老人,请警惕抑郁性假性痴呆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