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友新释
论语中概括了损者三友。 但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注重礼法等级,略为封建,已经不完全适应如今这个世代。
这里在一般认识的基础上,扩充一下损友的定义。
第一种是不思进取。现在丧文化泛滥。别让丧尸之毒沾染到自己。
第二种是耽于玩乐,一味消费,不事生产。自己是不是富二代?不是就少做点白日梦。
第三种是过于自我。这代表封闭,很难接受新事物。这种一般抓不住风口,也很难认可别人。
这三类人,并不是说不能交往,但不宜深交,也不适合托付过多的期盼。
这套标准看似有点严苛。 这更像是找合作伙伴,而不是交朋友。
然而,我想表达的重点恰好是:好的朋友,就应当类似合作伙伴的关系。
坦率的说,即使在人际关系中,我也确实比较偏向效率至上。 没能获得好处的友情,交往来有什么用? 当然,我追求的是,我和我的战友并肩作战,共享荣华。 一切都只因dT>0。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反过来说,一对只会穷奢极欲放浪形骸的朋友,最终结局只会是互相拖累,共同沉沦。
和无所事事的损友厮混,只是浪费生命,关于这一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 曾经我加的一个很要好的大学同学群,里面人数不多,三五个,但相对还算频道对的上,感兴趣的点差不多。 但爱好算不上益友的标准,志向和毅力才是。 那几个同学,恰恰缺少这两点,所以群后来沦落为水群,互相交流的东西都是吃喝玩乐。真正提到干点什么正经事,都不愿意多聊,彷佛有一种默契存在。 后来我觉得不能再沉迷于这种群聊,就有意的逐渐回避,减少交往。 效果很好,省出不少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自己的事业。 结果呢,这群损友还经常私聊我,想拉拢我回去过以前那种醉生梦死、徒逞嘴上快活的岁月。 堕落的人,对待朋友的心态只会是想拉个垫背。 我一气之下,索性把他们的群整个屏蔽。同时对来拉拢的说,给足够的费用,我就回去群里吹水。 后来他们就再不敢再来找我了。 该恨一点的时候,绝对不能心软。别人浪费的又不是自己的时间,慷他人之慨这种事是必须杜绝的。
很遗憾,排除以上定义的损友,真的可能就没剩多少了。 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越是通往卓越的道路,很可能越是孤独。
所以也不要忘了,更加要珍惜能相知相伴的真正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