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神木·神秘神往”——走进呼和浩特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
“神奇神木·神秘神往”——走进呼和浩特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
原创|北国风光 图文|丛林

春意盎然、充满朝气的日子里,在敕勒川 阴山下,美丽的青城;草原上的都市—呼和浩特,迎来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到呼和浩特市举办“神奇神木·神秘神往”—走进呼和浩特文化和旅游推介会!
4月27日,“神奇神木·神秘神往”旅游推介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推介会上,陕西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副局长杨丽霞宣读了《文旅产业发展奖励实施细则》。杨丽霞表示,神木市安排专项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其中“引客入神”是促进旅游业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神木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计划,持续不断兴文旅,构筑文脉传承新高地。来自红碱淖景区、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二郎山景区、碧麟湾景区、陕北民俗大观园景区、黄河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的代表进行了推介。

据了解,神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8处、榆林市级文保单位3处、神木市级文保单位45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处;有省级非遗项目7个、市级非遗项目20个、县级非遗项目61个;有3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家;有旅行社6家、旅行社分社4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8家;有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5家、两星级酒店1家,约3500间客房,接待量可达5000余人次。

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神木市还将于5月19日举办神木文化旅游节,届时将邀请各地游客到神木观光旅游,感受神木自然美景的神奇,感受神木历史文化的魅力。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祖国的正北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呼和浩特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鄂温克等多民族聚居的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历史悠久,自7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开始繁衍文明,如今,已是一座春有百花盛开、夏有芳草如茵、秋有凉风气爽、冬有白雪皑皑的美丽青城。现在的呼和浩特,离自然最近、离和谐最近、最能卸下负重、放飞心灵。呼和浩特是“蓝天白云常相伴,草原沙漠尽相融”的宜居之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美好生活城市”等荣誉;呼和浩特更是体验蒙古族文明文化的绝佳之地,是“世界马文化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守卫塞上重地。神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既有农耕与草原文化融合的自然之美,也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厚植的人文之韵。神木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十大工业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时也是陕西省文明县城、陕西历史文化名城。


神木市位于陕西省北端,黄河中游,长城沿线,东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裴家川乡相望,西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巴旱采当为邻,南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大峪口乡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庙毗连,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神湖、二郎山、高家堡古城等。


希望通过此次文旅推介会,呼和浩特和神木之间搭建一座交流合作之桥,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宣传两地优秀文旅品牌形象,鼓励两地文旅企业互送客源、互推线路,推动两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达到互惠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