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故事
平定泽潞是唐武宗在位时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而且记载中,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细节 ,见于《 新唐书 刘稹传》:“诸将乃诣监军崔士康邀说,请如河朔故事,士康懦;不敢拒……”其中的“河朔故事 ”这个词是大有文章的 。相同的词如“河北故事”可见于《 旧唐书 薛平传》:“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又可见于《旧唐书裴垍传》:“王世真死 ,其子承以宗河北故事请代父为帅。”而唐朝的河朔是河北的另一称呼 ,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河朔故事 ”和“河北故事”意思却是完全相同的。
宋朝人宋祁在《 新唐书 》中对河北地区藩镇割据的现象,有过这样的描述:“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献朝于廷。 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 ,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 ,遂使其人自视羌狄然。 ”虽然这段话中不免有夸张加大的成分 。但是其中的“以土地传子孙 ”比较恰当地反映出了河北地区割据藩镇家族父子内部互相继承的情况 ,而在《 旧唐书 李宝臣传》中也有可以相互印证的记载:“……互为表里,意在以土地传子孙,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家族内部父子继承而垄断藩镇的统治权,是河北地区藩镇最重要的特征 。而在继承时提出“河朔故事 ”或者“河北故事”,实际上是想要将藩镇的统治权垄断在家族内部 ,父子兄弟相互继承 。而在刘稹行“河朔故事”继承节度使引发唐朝中央的讨伐之前,早在泽潞的开创者李抱真死时,泽潞藩镇就已经有这种倾向 。见于《 旧唐书 李抱传》:“洎抱真卒,裨将王仲经等议立抱真子缄,军中扰乱……。 ”可以看出泽潞在设立之初,已经有这种效仿河北藩镇进行父子内部继承的倾向 。而与洛阳近在咫尺的藩镇宣武,也发生过此类的事件 ,《 旧唐书 刘士宁传 》:“明晨,衙兵皆甲胄 ,拥士宁登重塌,衣以墨縗,呼为留后。” 由此可见 ,谋求家族内部垄断藩镇统治权,绝对不止河北地区的割据藩镇 。
“河朔故事”实际上代表了家族内部谋求垄断藩镇统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