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游记2021.4.26——2021.4.29
从苏州回武汉次日,收拾完毕,暂时不想写论文,决定在回味之际将这四天三夜的见闻记录下来。
我妈即美丽的周女士和我入住了南园宾馆,据介绍南园本是蒋介石二儿子蒋纬国的故居,中苏交恶时林彪也曾住过这里,并暗中策划政变,现如今这是国家领导人来访苏州时会下榻的酒店处所。赶在五一之前错峰出行,标间一天将近八百元,进房间看倒也无甚特别,不过整个南园环境雅致,园里碰到的树木动辄百余年岁,香樟树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时值春末,许多花已开过,尚有明丽的月季掩映在深深浅浅的绿色中,漫步园中,不觉心旷神怡。南园的地理位置也不错,不远处就是十全街和凤凰路,出东门往马路对面的小巷子里钻就到了网师园。临行,周女士觉得宾馆的棉拖鞋穿着舒适,带走了几双,我则带走了多余的欧舒丹洗护套装。念及上述种种,南园宾馆还是物有所值。至于它家每位一百四十元的自助早餐,不值当,整体平平无奇,牛奶是冲兑的,再者这师傅现煮的奥灶面,不就是酱油汤面嘛!

来苏州肯定是要逛园林的。我们第一天到达后稍微休整一下,晚上去了网师园,跟随穿明制袄裙的年轻向导进园依次欣赏各类传统曲艺,最后自由活动。表演似以长观者之见识为主,说不上多精彩。网师园小而精,后来逛的艺圃也是,我偏好这样的园子,要素简练、一应俱全,且走起来不算累人。第二天还是游园,晴天变雨天,声色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一番韵致。逛艺圃,见雨打芭蕉,我便撑伞做仰望状摆拍,要是手里拿的是一把油纸伞就更好了。至留园,见一亭取名为“佳晴喜雨快雪”,我喜欢其所表达的豁达乐观的精神,故印象深刻。入一窄门曰“别有天”,果然有更大的天地,中有盆景园,看得爱花爱草却不爱侍弄的周女士大为艳羡。有的盆景枝节处附于弯曲的铜条上,还在塑造当中,想那沈复生平爱插花不爱盆玩,“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而光是插瓶,在考究造型的同时要抹去匠气,熬胶,粘铜钉,扎花,养成一盆树绝不会更容易,缺任一心力劳力财力时间而不成。第三天去了苏州博物馆,适时有我们重庆大足石刻的展览,苏博馆长的序写的真好:“大足隶属昌州,一度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可惜明清以后,遽失其种。千载以来,惟诸山造像,曾沐其香,今与相对,一眼千年,如见海棠。”展名曰“海棠独香”。馆中常设的瓷器展区的介绍十分有趣,指出明清“吴人滥觞,徽人波靡”的现象,意思是江浙的文人品位高雅,善鉴品第,安徽的商人则精明地紧跟潮流抓住商机——看来炒作带货的风气古已有之,不过对时窑的追捧的确促进了其工艺的精进,使其达到前人难以想象的精美绝伦。总体来说,苏博的文物不比领略过的其他博物馆的历史厚重,但许多贵在玲珑可爱。另外,我出行期间每天万步加,没有哪天落选好友圈微信运动榜前十,更是在第二天游园日荣摘榜首,这多少归功于苏州公共交通与景区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尴尬位置,可能骑车会方便很多。




其实我此番来苏州,不为沐浴姑苏城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只是想定制一件称心如意的旗袍待毕业的时候穿,美丽的东西谁不爱,我实在不想 “等我瘦下来了”。毫不夸张地说,平江路每隔四、五米就有一家旗袍店,周女士和我沿青石路一家接一家地逛,在此感谢她的耐心和慷慨赞助。最后我们在一条小巷子边找到一家装修不起眼的店子——摆在门口的港派旗袍太洋气了,老太太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试了很久,我选中一款明黄色的罗类旗袍,希望黄白条再加个嫩绿色,变成三镶边,并在盘扣花心点缀绿色,裁缝师傅姓陆,对我提的要求轻松应承,给我量了尺码之后两个半小时内做出了样衣,非常手巧。上身后发现裙子最好再长点遮住小腿肚,开叉最好再低些如此一来大腿根部就需要多放布量,袖子可以收一点……沟通好后,我现在满心期待半个月后的成品,师傅说顺丰寄。
至于食物,吃到的不是太咸就是太甜。苏州菜式的甜非常外放,有别于番茄炒鸡蛋、回锅肉加一勺糖提鲜的甜。在珍珠饭店专门点的咸肉菜饭放川渝,水平和吃火锅收尾来上一份的土豆烘饭差不多。要说对我胃口的,祥鑫饮食店的赤豆小圆子粘稠浓郁,绿豆汤清新爽口,卤鸡爪咸香鲜美,真不错;再就是双塔市集门口卤菜摊卖的桂花甜藕,藕片甜滋滋伴随有糯米的清香,周女士和我两个人能解决一整个,丝毫不腻人;最后一天去明月楼买了糕团当伴手礼,可惜现在女大学生普遍有严格的身材管理意识,吃东西秀气,再加上五一前夕许多人回家或者赶趟旅游,我带糕团回学校用刀再切小块分出去,自己也努力三餐拿它当顿,硬是还有一半没被消耗。晚上借室友的小锅把糕团蒸热,软软糯糯的,风味更加明显,果然口感比凉的要好上许多。不过呢,饶是玉盘珍馐我也不想再多尝一口了。

苏州几日的衣、食、住、行,大概如此。
-
欢喜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5-23 22: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