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一个伊萨卡可以抵达

伊萨卡岛是奥德修斯的故乡。《奥德赛》就是写他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历尽艰辛回到伊萨卡的故事,旅途中他不仅仅遇到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独眼巨人、愤怒的波塞冬海神的阻碍,这是一个“回家”的故事。卡瓦菲斯借用了这个题材,但反其意而用之,他讲的不是“回家”,而是“出发”,或者叫“你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 《伊萨卡岛》大概是卡瓦菲斯最知名的一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说一句“但愿你道路漫长……” 这句话无疑已经被“鸡汤化”,而整首诗从字面上也的确比较“励志”,充满“特殊的兴奋”。特别是最后一节,完成了人们所期望的某种意义上的“升华”——伊萨卡的普遍化、象征化。 卡瓦菲斯是希腊人没错,但其实出生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埃及度过的,希腊是其精神的故乡和旅游目的地。他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取材于希腊传说,《伊萨卡岛》只是这一系列中比较知名的一首。 其实他写的并不是“出发”,而是“延宕”,或者叫一种“理想”的拖延症。奥德修斯回乡的路程就是一个不断拖延的过程。当然,你也可以把这叫做满足的延迟,但更可以把这解作不想回家的托词,为什么不能在路边的小酒吧里喝上一杯,或者在关掉油门下车之前在地下车库里再发一会儿呆? 如果伊萨卡看做是一个所谓“理想”,那也并不是一个急于实现的“理想”,或者只是生命终结之前的一个彩蛋,是早已预定好的人生最后一程。真正值得重视的恰恰是腓尼基人的贸易市场和埃及的城市,是那些珊瑚、琥珀和销魂的香水,是那些有识之士,是那些巨人和怪物。拥有了这些,你才会有一种“特殊的兴奋”,你才有真正体验到什么是肉体,什么又是精神。“让伊萨卡常在你心中”的另一个意思其实是,让伊萨卡往后站,先让我尝遍这俗世的活色生香、林林总总。“但愿你道路漫长”的真实意思也在这里。 如果你觉得只要前往伊萨卡,就可以改变一切。那么,不妨读读卡瓦菲斯另外一首《城市》:“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岸 / 这个城市会永远跟着你。你会走在同样的街道上,/ 衰老在同样熟悉的地方,白发苍苍在同样这些屋子里。/ 你会永远发现自己还是在这个城市里。不要对别处的事物 / 抱什么希望;那里没有你的船,那里没有你的路。/ 就像你已经在这里,在这个小小角落浪费了你的生命,/ 你也已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毁掉了它。” 卡瓦菲斯从来就不是个乐观主义者,我也怀疑他没有去过伊萨卡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伊萨卡,可能并不是真的去过才能抵达的。 2016 / 09 / 03
-
圆锥摆没我能摆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23 14:44:32
-
H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17 23:43:29
-
咔嚓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1 23:01:33
-
幕歌一叶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3 18:51:47
-
马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1 23:39:09
-
焦躁小丸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3 08:31:25
-
Elarairah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30 10:43:48
-
Custod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3 21:20:53
-
光顾霓虹星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2 22:32:49
-
SuperdogLv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7 13:29:49
-
开花的扁桃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5 09:11:24
-
脚步就落叶地踏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4 11:05:06
-
Is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4 11:39:27
-
Dream-lo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1 08:37:17
-
植物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18:19:5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15:15:31
-
Macavit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09:30:46
-
哆哩多故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09:28:19
-
原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09:09:43
-
温岭阿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09:07:33
-
宁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3 09:04:20
流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唯有寂寞让人和解 (3人喜欢)
- 胡天八月度阴山:从盛乐古城到怀朔镇日落 (5人喜欢)
- 2024年诗选 | 流马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