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 | 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硕高分学姐经验分享
咨询/交流/进群/报名/福利
添加师姐微信:dysnqq
前言:自我介绍
我是小文学姐,是2021年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硕的考生,现已被重大拟录取。我的专业一成绩为121,专业二成绩为139,政治71,英语一65,初试排名第5。
我是二战三跨考生,本科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一战中传电影创作专硕,二战选择了重大。在这两年的考研长跑中,无论是从择校还是备考,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决定考重大之后,我也研究了我能找到的专业课历年真题,从知识和答题两方面入手,追求复习成果的最大化。重大今年的专业课比较难,但是两门专业课的大题都是我提前准备过的,所有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

一、基本情况介绍
1.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概况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位于重庆大学A校区,坐落于美丽的民主湖畔,是重庆大学直属学院之一。学院现设有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在“电影”和“广播电视”两个领域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省级),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
重庆大学导师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生导师:余志为 刘毅涛 徐杉 杨尚鸿 杨聪雷 段晓昀 王琦 王立新 罗显勇 范蓓陈希 马欣 鲜佳 黄鹏
135104 电影专业
硕士生导师:刘静 吴申珅 孙丽萍 李刚 杨尚鸿 段晓昀 范蓓 赵虎 邵鹏 鲜佳黄鹏
135105 广播电视专业
硕士生导师:余志为 刘毅涛 张晓玲 徐杉 王琦 王立新 马欣郑静
学院的院长是张国立,导师有以上列举的这些,关于每个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和成果大家可以移步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官网中的师资队伍,都有详细的介绍。
2. 近年录取概况
2021年重大学硕统招招生18名,复试分数线367分,400分以上3人,进入复试人数36人。2020年重大学硕统招招生18名,复试分数线375分,400分以上5人,进入复试人数32人。
2019年重大学硕统招招生13名,复试分数线362分,400分以上4人,进入复试人数44人。
考情分析:重大并没有公布报考人数,不太清楚报录比,不过作为网红城市的985院校,近年来的报考热度有上涨趋势。21年真题的难度也较其他院校较大,但专业课总体给分比较高,无论对一志愿还是调剂都是比较好的。近三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60-370分之间,但这个区间进复试的话会比较危险,重大初试与复试分数的比例是7:3,初试占比很高,所以一定要争取拿390及以上的分数。同时,重大学硕的复试范围比例一直是大于1:1.5的,21年是1:2,20年是1:1.7,所以复试也值得重视,不能懈怠。
3. 我为什么选择重庆大学?
二战的时候我深刻认识到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择校的时候也以能够考上为首要目标,所以就没有选择北京、上海的学校。重大作为西南地区的985院校,热度适中,性价比高,其次重大的专业课总体比较基础,注重影史和理论,专业课也不压分,不歧视跨专业的同学,而且初试与复试的比例是7:3,只要初试分高,一般没问题。我在的公共课总体还可以,一般是70多分,所以如果专业课能达到120+,那就差不多能达到390+。于是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4. 重庆大学适合哪些同学报考?
✓对电影史和电影理论有兴趣且掌握得较好的同学。
✓公共课尚可的同学(重大英语单科线一般是50分)。
✓善于思考和联想的同学。
二、备考经验
对于所有考生来说,专业课的学习都是重中之重,专业课的分值太高了,考的好可以拉一下公共课,考的不好,公共课再好也是回天乏力。重大的专业课一是影视艺术理论,范围较广,注重电影理论、创作基础、产业热点、艺术概论的考察,去年的专业课一,还涉及电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课二是中外电影史,重大考察的影史知识总体比较基础,比如英国纪录片运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等,而且总体更偏向外国电影史的考查。我在备考重大的时候将能找到的真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大家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把握院校真题。



专业一:影视艺术理论
21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热开场2.娱乐至死3.即兴表演4.散文电影5.道格玛95
二、简答题
1.爱森斯坦的五种蒙太奇2.《电影的锣鼓》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4.汤姆冈宁吸引力电影5.影视艺术造型性和运动性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纪实美学和巴赞理论中国化 2.结合《囧妈》谈电影形态传播媒介与放映方式的关系 考情分析:影视艺术理论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是电影理论,爱森斯坦的五种蒙太奇、《电影的锣鼓》、汤姆冈宁吸引力电影、纪实美学和巴赞理论中国化都是在考查理论。爱森斯坦、巴赞是电影理论中重要的大家,钟惦棐也是中国理论中很重要的,而吸引力电影更是在范蓓老师的论文中多次出现。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中外电影史,散文电影、道格玛9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可归为此类。创作基础和产业热点也是专业课一考查的部分,热开场属于编剧术语,即兴表演则属于表演术语,造型性与运动性也是对创作的思辨。最后的大题则是今年的热点囧妈及流媒体。
(二)专业二:中外电影史
21年真题
一、简答题
1.邵氏兄弟时装文艺片的美学特征2.崔嵬的美学思想3.简述台湾乡土电影的兴衰4.美国好莱坞西部片的美学特征5.美国早期电影“镍币影院”和“歌舞杂耍影院”的美学特征
二、论述题
1.英国记录电影运动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成就2.谢晋和李行美学思想比较 考情分析:专业课二范围不大,总体考查比较基础,像崔嵬、西部片、英国记录电影都是非常基础的,但也会有一些需要积累和发散的题目,如台湾乡土电影、美国早期电影、邵氏时装片。此外,重大偏爱考对美学特征、思想,以及影人、流派之间的比较考查,如谢晋和李行,这就需要思考以及额外的论文积累了。 专业课复习方法
对于重大专业课的复习,基本上逃不开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电视基础、创作基础、产业热点,所以我就将这几个部分分板块复习。
★中外电影史
首先是阅读参考书目,北电的两本小灰皮可作为入门阅读,但也因为比较基础,所以对后期的学习来说价值不大。





中影史部分
我阅读过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李少白《中国电影史》,李少白老师的这本更值得推荐,按照其中的时间分期去把握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电影现象、电影作品、电影人,能够基本上掌握下来的话,应对初试也就差不多可以了。
外影史部分
阅读过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比较推荐王宜文的这本,适合精读,按国别去掌握电影思潮和重要影人,后期也可经常翻阅,学习他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大卫·波德维尔的世影史,会涵盖一些王宜文这本没有提到的电影现象和运动,可以用来查漏补缺,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进一步去知网论文巩固。同时结合参考书目观看重要的影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重要影片可以参考北电的影单。然后是背诵资料,根据资料和参考书整理思维导图。我两年的复习都是根据笔记来背诵影史的,第二年用的戏梦的笔记,整理了帮助背诵的思维导图,也会编写一些背诵口诀帮助记忆,后来就是一遍遍地背诵、根据导图回忆知识点。我背书比较慢,第一年大概把影史背了四次,第二年大概过了三、四次。导图如下。




★电影理论
重大对电影理论的考查还挺多的,而且有时候也涉及一些难点,比如爱森斯坦的五种蒙太奇这种。我并不算很擅长理论,所以我的要求总体就是夯实基础,扩展难点。理论部分主要阅读过彭吉象的《影视美学》、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翻阅过戴锦华《电影批评》彭的这本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基本的理论知识也都囊括了,陈的这本有一些更深入的东西,可以用作补充阅读,但有些内容实在不懂的话,也不必过于深究。
在后期复习的时候,我把戏梦笔记、结合网上的其他理论课以及《电影艺术词典》按照名词解释和大题两个方向编写成背诵笔记,基本上涵盖了从经典到现代的重要理论。笔记编写好后,采用关键词背诵法(抓住最重要的给分点的词)大概过了四次左右。


对理论复习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关注导师的论文。比如“吸引力电影”就是范蓓老师论文里反复出现的,同样的,其他导师也有自己偏爱的理论体系,大家都可以着重复习。



★电视基础
重大电影学对于电视的考查只有可能出现在专业课一影视艺术理论中,考察一些关于“真人秀”“脱口秀”“电视节目类型化”等电视类的基本问题。推荐的有杨尚鸿《编与导:电视编导学原理》、厉震林《电视艺术概论》、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可以做一个基础的了解。
我在阅读完参考书目后,选择将重大历年真题中涉及到电视的题目都单独拎出来,写了一次,考前翻阅了几次,作为我对电视部分的准备。下面是我整理的一部分电视类常考题。


★创作基础
近年来重大的影视艺术理论中经常出现一些创作类型的题目,比如今年的“热开场”“即兴表演”,去年的“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电影表演”“连续性剪辑”,就涉及到电影编剧、电影剪辑、电影表演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一部分,我阅读过邵清风《视听语言》,游飞《导演艺术观念》罗伯特·麦基《故事》还有周涌《影视剧作艺术教程》。后期的时候有翻阅蓝皮的那本《电影艺术词典》。
《视听语言》适合入门了解一下视听语言的知识,《故事》是比较经典的编剧书籍,有时间可观,《导演艺术观念》对一些导演的创作倾向作出了解读,还包含了许多可以积累的片例。而对于考试性价比最高的是《电影艺术词典》,按分类整理好编剧、导演、表演、剪辑等相关术语,大家可以直接拿来浏览和记忆。
★产业热点
产业热点主要是体现在最后的大题上,今年影视艺术理论就考查了“结合《囧妈》谈电影形态传播媒介与放映方式的关系”,“囧妈”、“流媒体”都是产业上绝对的热点。对于热点的把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ϟ《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杂志。重点从目录去把握重点,选取重要的文章进行精读。ϟ各类电影类公众号。比如幕味儿、深焦、虹膜、奇遇电影、3号厅检票员工等;各类电影类考研公众号,如戏梦电影考研、歌乐山、戏影考研必读、一颗糖学长等。可以获得新片的各方面解读。ϟ导师论文。导师的论文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产业热点,同时也反映出题的偏好,一定要看。不知道怎么找论文的建议从学院官网上找导师名单,然后根据导师名单从知网上扒论文。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写题,我一战的时候有跟着戏梦的学姐练习写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二战也一直在写两门专业课的真题,除了巩固知识之外,也掌握了答题方法。 比如我之前看到xx运动的美学特征的时候,可能会只顾着想它的美学特征,而完整的答题应该是兼顾背景、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和作品、评价等,再着重扩展一下美学特征部分。xx影人的美学思想,也应包含生平、创作历程、代表作品、评价等,再多写一些美学思想、创作特色的部分。对比类题目,首先应分别阐述这两个对象(影人/流派),然后再从相同点和不同点去分点作答。 关于写题也没有太多捷径,就是多写多总结,如果时间不够,就只写自己不会的题。最后冲刺的时候也要把以前写过的题都看一看,不然可能都记不清楚了。



复试经验
重大近两年的复试都是网络复试,面试时间大概20分钟,没有英文自我介绍,先进行自我介绍,大概3-4分钟左右,不宜过长,突出个人亮点、报考原因等即可。然后是抽题,英文问答和中文问答一起抽,有好几个信封,选择序号进行抽题。选好了之后,老师会进行英文提问,一般是与电影有关的问题,比如“最喜欢的电影”“电影研究生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苏联蒙太奇”这类专业名词。英文问答之后就是对抽到的两道中文问题进行回答,也一般比较基础,比如从第六代中选择一位导演分析或者从几部影片中选择一部影片进行分析,主要是初试基础和产业热点。接下来是针对研究计划书进行提问,一般是两个问题,基于研究计划书的内容进行提问,所以研究计划书很重要,一定要好好选题并且充分熟悉。老师问完问题后可能会追问,追问一两个问题后面试就会结束。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个人简历和文字作品集。总体来说,复试就是回顾初试基础加准备热点,准备自我介绍、研究计划书和各项材料。同时注意思考和模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可能会被提到的问题,也可以让朋友看完材料后提问,还有一定要完整地走一次线上面试的流程。
三、公共课复习
英语单词:买了王江涛的《20天搞定考研词汇》,大概背了两三轮,熟悉一下重点词汇。阅读:用的还是黄皮书,刷了09-20年的题,在刷题的基础上更注重总结,每做完一篇阅读就从头到尾口译、划出长难句、结合原文和选项分析每道题的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虽然比较花费时间,但对于后续的做题是有用的。完型和新题型:我是听了刘晓艳的课,对应着她课上的提到的技巧反复练习。作文方面,因为21年考虫作文课的体量很大,我觉得有些浪费时间,于是买了空卡(公众号:空卡空卡空空卡)的作文模板,背诵模板,然后自己也练习了几篇。政治第二年复习政治的时候我选择了精简复习,用红果研政治思维导图回忆知识点,刷了一次1000题,按部就班地做肖八、肖四,然后考前两周背诵肖四,看一看时政,就上考场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在考前一定要把肖四和肖八的选择题翻一次,第二天到考场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很熟悉的题目或思路,即使前一天没有记住,直觉也会让你去选正确答案。
四、写在最后
我是戏梦学姐带的第二届学生,跟着戏梦学习的日子里,知识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巩固了专业基础,还学会了写论述题,从构思到具体的文本书写,都能自己完成,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答题思维,这对后来的学习都是有益的。知识之外,学姐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在她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也一步步变得更好。考研不易,希望每个追梦人都能得偿所愿,但即使不能如愿,我们也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条条大路通罗马,兜兜转转,我们都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