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上青古道
14年就入了户外的坑,第一站去了徽杭古道,印象最深的是一路上都伴着潺潺的流水,和一群熟悉的同事,那次体验非常好。于是又有了后来的吴越古道,路上的风景次之,但山上的住宿很有特色,是搭建的独栋木屋,上山时暴雨,第二天看到了雨后的天池和云海,更有佛光闪现。那次真的爱上了户外徒步运动。再后来去了金华的桃花山和轮转岩看紫荆花,雨中爬山下山7个小时。

徽杭古道

吴越古道上的云海

吴越古道上的天池
再然后就不怎么参加江浙沪一带的徒步活动了。有时候跟着骑行大部队去太湖去四明山,但是纯粹的徒步很少。直到19年又去了一次莫干山,风景不错,但车程太长,人太多,体验不是太好,以后又是搁浅了两年不再参加徒步活动。工作忙,又看过了更美的风景,慢慢地就对户外运动拔草了。
今年五一假期不打算离沪,而且好久没有锻炼了,于是又冲动地报名了上青古道的徒步,结果累得够呛。上青古道大概就是:两处水库,几棵古树,几处村落,好多石阶。 下面来一段上青古道的官方介绍: “上青古道,据说是绍兴徒步界甚是经典的一条路,得名似乎来于其首尾两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坛。 同时也被誉为绍兴的“茶马古道”,自绍兴县王坛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绍甘线未开通前王坛、平水居民到绍兴城区的要道。” “自绍兴县王坛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绍甘线未开通前王坛、平水居民到绍兴城区的要道。除了现在已经改造的路段,其余全部仍是石阶路,尤其是陶元岭段,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沿途景致最佳的一段。年代久远的村落、斑驳的老房子、成片成片的竹林和杉木林,还有淳朴的村民都成了旅途中不断呈现的惊喜。古道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风景却依然堪称一绝。万寿山、日铸岭、兰若寺水库、锁泗桥、上灶埠头,古道上的每一处风景都值得人为之留恋。”

今天走线

兰若寺水库,官方名称为平水江水库
ji

蓝若寺水库

水库大坝

万寿山水库

讨厌爬台阶

鲁迅《百草屋……》中描写的覆盆子

继续爬台阶

午饭后爬台阶


200年+的香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