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查看话题 >32岁的五一:普通人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好像每一年的五一,都会在McDonald发一篇日志,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一早刷到的豆瓣话题——“普通人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还真的是特别契合我的现状啊。
2020-2021这两年间,忽然意识到身边的朋友大多成家 生娃 购置房产(有些甚至不止一套房)。
反观自己,忙忙碌碌,按现行的标准来看,真的是一无所获啊。
大概是真的到了焦虑的年纪,开始夜里失眠,即使困顿仍然无法顺利入眠,导致了更深的焦虑。
那天,94年的菲菲问我,打算在深圳买房吗?
我说买房不是我攒钱的原动力。
她追问,那攒够了目标的钱之后要做什么。
我说,大概率是做公益或者有机农业吧。
大概是无法理解的吧。我一贫穷的人类,居然想着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但是对我来说,这却是个坚定的想法。高考的时候原本就是要报考农业大学的,但是老爸说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希望我“有出息”,可以和农业脱钩。然后我就报了一个看起来蛮高科技的行业,老实说我填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个专业要干啥。反正和农业无关。
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好像写了个愿望,希望可以找一个“农场主”当丈夫。(应该是没记错吧,时间太过久远)。
后来,步入职场的我,发现在我工作的圈子里,是没有“农场主”的,甚至在整个中国,大概率也是没有的吧。原谅我的无知。
然后身边的各种帖子或文章,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焦虑:35岁以后失业、房贷车贷养娃、鸡娃。可是会查看这些文章的人,好像很多人忘了,人生不是只有工作一种可能。我说的是很多人,不是每个人。我说,好像是高等教育,把我们训练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说回来,“我”要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在前几年,尝试了各种形式的相亲之后,明明白白地感受到自己的孤独源于自己的选择。
今年的五一,见了一波前同事,又见了一波大学同学,回到小小的宿舍里,孤独感倍增。
虽然见面期间说了无数的话语,我仿佛是个机器,我对他们的家长里短、择偶问题和观念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聊着聊着,我要么困的睡着了,要么抽空看了指环王三。
这中间,我没有任何问题发出 ,只是没有感情地听着他们诉说,以及偶尔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们完全相反)。
仿佛,我对所有的话题失去了乐趣,甚至于对美食也没了概念。
昨天和同学W说,在吃了1个多月的散伙饭之后,我好像除了长胖了一点之外,反而饭量变少了。看到各式餐厅的“美食”,我提不起任何食欲,吃很少的分量,甚至于去超市想买个水果吃都无功而返。其实有点害怕,自己是不是有点抑郁了。不过,我好像就是没有了食欲,也不像以前失业的时候恐慌不安。
也许我也到了老爸长期失眠的阶段。
对了,因为相亲的事情,上个月和老爸吵架决裂,到现在我都还没和他说过一句话。吵完架回深圳的路上我就后悔了,但是却啥也没做。
这个时间,个人有大把的时间,可是我却啥事都不想去做。做事让我体验不到任何乐趣,甚至于外出旅游都了无生气。
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却也无能为力。
如果是这样的状态度过一生,是多么吓人啊。
大概,还是要找个中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吧。那会是什么呢?无解。
2021-05-05 @深圳·龙华书城·McDon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