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甘南秋行记
Day 6 张掖-嘉峪关。在张掖时间有限,在平山湖大峡谷和马蹄寺之间选择了马蹄寺,因为此地原为东晋学者郭荷郭瑀设馆讲学的临松薤谷,算是河西文化的源头之一,我想来吊古。学堂早已不见踪影,连佛堂在连绵的动乱中都只余残壳。临松薤谷一如其名,远处的祁连山早已堆起了千堆雪,而这块平坦的福地却依旧松涛声声、流水潺潺。幽静如斯,是读书避祸的好地方。佛寺开凿在石壁上,内有通道可以攀爬,上下的人多了,石壁早已被摩挲的光滑,险峻之处必须手足并用,而我背着包和相机,在狭窄的甬道里匍匐前进,颇为胆战。爬至最高处,有喇嘛在小小的空间里供佛诵经,他说每天要背10斤水和16斤酥油上山,此处于我是旅程中的短暂停留,于他却是人生的全部。上山修建佛寺极不易,可在狂热年代,同样会有人历经艰险上山毁佛。这真是一块人类学的试验场,在这里你看得到宗教的无上信仰、政治的集体狂热、学识的累代沉淀以及无知游客的涂鸦,这都发生在同一片土地上,多么矛盾而有趣。回城时去了大佛寺,原为西夏国寺,冬日渐近,几乎无人。入寺时极震撼,堂堂木殿近在眼前,横平竖直,西夏国寺,却有唐风遗韵。全木质的大殿久未打扫,灰扑扑的,但因其结构的精妙而自带气韵。斗拱极美,层峦叠嶂,远远的挑出一角,风吹动铃铛的时候,有轻碎的铃声划破寂静。优美的建筑会平复人的心境,对着这样精美的斗拱,我可以看一天的。大佛寺内藏有明代金泥手书的《心经》以及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被鉴定为国宝,自明清起,战火不断,全赖一代代僧众的费心保护,我们才能在今日目睹这些佛国天书,与马蹄寺相比,大佛寺是幸运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