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书单 | 8家出版方联合荐书,带你重新认识“妈妈”。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这是《请回答1988》里颇为经典的一句台词,道尽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今年的母亲节又快到了,前段时间在思索今年该为妈妈买点什么花式礼物才好时,我偷偷观察了下自己的妈妈。
除了那又变多了的白发,我发现随着我的长大,妈妈却愈加像一个小孩子。她也会任性,会撒娇,会和我一样为了一件小事就生气,会越来越多地询问和听从我的建议......现在的她,开始要依靠我了。
妈妈在我面前展现了她作为妈妈之外的另一面,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不了解她,也从没去认真地试图了解真正的她。

在今年母亲节之际,我们邀请了7家出版方,共同送上这份有关母爱、有关妈妈的主题书单。
让我们一起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重新认识“母亲”这个词。
01
没有完美的小孩,也没有100分的父母——
《亲爱的女儿》+《亲爱的儿子》


[美] 艾米 · 克劳斯 · 罗森塔尔 /[美] 帕丽斯 · 罗森塔尔/ [美] 杰森 · 罗森塔尔 丨著[加] 霍利 · 哈塔姆 丨绘
毕婷 丨译
2019年5月 | 未读 · 未小读
《亲爱的女儿》和《亲爱的儿子》,是一对美国父母和他们的女儿一起,共同创作的关于父母的爱的绘本。
这两本书,是写给世间所有儿女的动人情书,鼓励他们做最好的自己,爱自己的内在和外在。同时也向大家展示出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让父母与孩子共同长大。
世间父母对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祝福和期许,你都能在这两本书里看到、读到、感受到。
对于一贯含蓄内敛的中国家长来说,更多的父母还是会鲜少开口说爱。但“不善说爱”而产生的误会,也常常让我们困扰。
世上没有100分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小孩,我们都是在互相包容、鼓励和爱里成长的。这个母亲节,希望妈妈和我们,都可以让爱的表达不再含蓄。
02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秋园》

杨本芬丨著
2020年6月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
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03
两代人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结——
《诗人x》

[美] 伊丽莎白 · 阿塞韦多 丨著
刘怀昭 丨译
2021年1月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5岁的苏美拉是一个既普通又惹眼的多米尼加女孩,随父母移民美国后,在最普通的高中念书,却因火辣的身材经常受到同学的注目。
她外表安静,内心火热,面对成长的困惑及与母亲关系的日益僵化,一直都默默承受。于是,她开始写诗!并寻求在诗句中释放自己,也渐渐在外界的种种“质疑”中找到内心的声音……
这是一本诗体小说,它讲述的故事,关于成长路上的沉默、逃避、隐忍和释放,也关于两代人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结。
04
因为母亲,我们才得以读到的“爱与勇气之书”
——《我的左脚》

[爱尔兰] 克里斯蒂 · 布朗 丨著
李灿 丨译
2020年6月 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左脚》是爱尔兰传奇作家兼画家克里斯蒂 · 布朗的自传体小说。
布朗于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泥瓦匠家庭,他患有先天性脑瘫,无法控制四肢和语言功能。在医生宣布医治无效时,母亲并未放弃布朗,而是用她博大的爱和耐心给了布朗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母亲最终获得了成功。
五岁那年,布朗用左脚奇迹般地写下了人生第一个字母和单词,凭着毅力,他用神奇的左脚借助绘画和写作开启了与世界沟通的大门。
布朗的母亲一生生育了22个孩子,她用一生的时间去证实,布朗不是一个傻子,这并非出于一种固执的责任感,而是出于无私的母爱。因为母亲,我们才得以读到这部“爱与勇气之书”。
05
莫言献给天下母亲的庄严“史诗”
——《丰乳肥臀》

莫言 | 著2020年3月
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丰乳肥臀》是莫言献给自己母亲及天下母亲的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誉之为“莫言最卓越的小说”。
本书通过高密东北乡一个家族诸成员的起落,还原了近代中国一个世纪间动荡起伏的历史进程。书中的母亲宛如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不仅因外界社会局势的动荡而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更因一众儿女迥异的人生选择而不得不直面来自家庭内部手足之间的激烈矛盾冲突。
小说通过一茬又一茬的苦难,呈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母亲坚韧的生命力。
06
她为家人奉献了一生,却没人了解她是谁
——《请照顾好我妈妈》

[韩]申京淑 丨著 薛舟
徐丽红 丨译
2021年3月 磨铁 · 大鱼读品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五位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拼尽全力,离开家乡,一路成长,却终于长成了父母的客人。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
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07
母子版的《你好,李焕英》——
《一日重生》

[美] 米奇 · 阿尔博姆 丨著
吴正丨译
2021年4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妈妈过世多年后,我给自己列了两个清单,一张单子上列着妈妈为我挺身而出的事情;另一张单子上列着我没有为妈妈挺身而出的事情。很悲哀,两个单子长短差距很大。”
母亲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早遇见的人,有多少次她在背后默默保护着蹒跚向前的孩子,而我们却不曾回头看到她张开的双臂。我们与母亲之间,总是容易有太多误解,太多没有说出的话,在分别以后化作永恒的遗憾。
母亲节之际,我们推荐全球超级畅销书作家米奇 · 阿尔博姆的《一日重生》。在这部小说里,他给予了主角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让母亲引他走进昨天。
小说就像是一部母子版的《你好,李焕英》,写给所有曾是孩子的你我,读懂母亲未曾讲述的人生。
08
一位未来的母亲
——《克拉拉与太阳》

母亲是一种怀抱希望的角色,尤其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但这种希望在当下的时间里,似乎很容易演变为一种焦虑。
《小舍得》的热映再次把儿童教育与母子关系的议题以一种紧逼姿态投入大众讨论中,一种介于理解和不安的情绪,或许是这个时代每位母亲身上最时常出现的状态,但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吗?
诺奖作家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里面有一位未来的母亲,因对自己的小孩有着难以言喻的复杂希望,她甚至决定改变人生的走向和规则。她从一种希望走到了另一种希望,最终步入了自我情感的困境,甚至没有人能理解她,包括她自己。
母亲节,感激爱和奉献之余,也希望籍此思考,那些我们过去,现在,乃至可能以后也会强加在母亲这个角色的东西,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呢?
09
沧桑巨变时代中的“女性和母亲们”——
《世纪母亲》

仙风君丨著
2021年3月 | 作家出版社
“2012年5月26日,这个日子之所以牢牢地印在了我脑海里,不仅因为我九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病好出院了,更因为在出院后回家的当天,老母亲莫名其妙地说了一番令家人匪夷所思的话,更奇怪的是,这些话,后来竟都应验了!”
《世纪母亲》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映射出了近百年中国沧桑巨变时代中的“女性和母亲们”所具备的一切善良、睿智、聪慧和坚毅刚强的美德。
10
我们终将目睹父母日渐衰老——
《我的母亲手记》

[日] 井上靖 丨著
吴继文丨译
2020年1月 华章同人 | 重庆出版社
《我的母亲手记》是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为记录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八十岁到九十岁的生活,而写下的私人日记。他冷静温柔地观察,以老练细腻的笔触叙说,试图为母亲留住渐渐模糊的记忆。
在一步步的记录和陪伴中,井上靖观察母亲,接近母亲,最终理解了母亲和父亲,理解了活着和生命的真相,并重拾了对母亲的爱,与父母在精神上达成和解。
这本书唤醒人们关注日渐衰老的父母和他们的情感,以真正深入的爱与理性看待衰老、失忆、死亡与亲情的关系。它超越了普通的亲情记录,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的爱与悲悯。
11
“我是妈妈,是妻子,也是我自己”——
《坡道上的家》

[日] 角田光代 丨著
杨明绮丨译
2020年1月 磨铁 · 文治图书 | 浙江人民出版社
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了一名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
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本次书单由未读发起,乐府文化、KEY-可以文化、磨铁 · 大鱼读品、上海译文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华章同人、磨铁 · 文治图书联合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