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事
周末的早上,一通急促的电话,让我在混沌的模糊中醒来。电话中传来了公司同事的声音,我就知道不妙。在脑子还跟不上嘴的节奏的情况下,通过几番混乱而抽象的对话,我终于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内容大概是有一个紧急的问题,需要我及时赶到公司确认。
休息时候被扰清梦,其实作为程序员,这种情况虽说不上习以为常,但真的是见怪不怪。毕竟都是为了工作嘛,生存而已,大家都有压力,无需上纲上线。
但比较冤枉的是,这个所谓的紧急问题并非是由我负责,而是阴差阳错给到我这里的。我也懒得再去盘问到底是由谁负责,就随手帮忙看了看处理一下。但同时,我也告知了他们:你们找错人了,给到我这里的,我已经帮忙处理了,后续的问题请找对应的人。
但后续却是:一件事情,一旦能轻易开始,便不会轻易结束。在得知负责项目的同事,是外包人员之后,项目管理组对外包同事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开始频繁的拉着我一起确认,我当然是懒得理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但他们总是时不时的纠缠不休,我有时候被缠不过,也会偶然回复几句。
于是在问题讨论组中,我偶然间的看见:在外包同事对问题的分析处理都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项目管理还是对他的分析结果持着怀疑态度,发声着一些很怪异的疑问。
是的,外包人员并非公司的真正员工。他们在福利待遇、工作内容、规章制度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但这种外在的差异,并不妨碍和我们一起工作,处理各种问题。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外包”的标签会造成许多不该有的“问题”。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外包”的标签,就会在无形中给你扣上“工作能力差”的帽子,只能做简单基础、薪资不高、低人一等的工作内容。而且在工作内容的沟通上,也会被偏见和歧视所困扰,即上面所经历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信任的行为出现。
不论是外包同事,还是正式员工,其实都会有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但被对待的态度确实天差地别。正式员工处理问题,犯了错误,大家会以为你粗心大意,很是正常不过;外包同事处理工作,出现了意外,大家都一副“果不出所料”、“这就可以解释了”的神情。傲慢和偏见,就在一些工作时候的细微之处,慢慢现形,暴露无遗。
其实,大家的教育经历基本一致,能力都必然没有太大问题,没有必要因为一些工作经历的不同,而出现工作身份的高低。当然啦,很多时候你倡导的观点,很多人表面赞同却并不以为意,而且现实社会不仅不与之相符,甚至背道而驰。这就是现实的无奈啦。
这件小事,让我相信了两点:第一,别人的事情,不要一时兴起,揽而收之,工作上更注重各司其职;第二,千万不要去外包,会很惨,会受气。同时在职场上,请相信“标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