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堂来分辨三大宗教
教堂作为欧洲最重要的三大建筑之一(其它两个是皇宫和城堡),一直都是游客们趋之若骛的地方,不管我们对宗教是否感兴趣。那么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有什么区别呢?
南欧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国家,因为耶稣升天几百年后,罗马教庭把天主教立为国教,因此对周边国家影响深刻。另外由于南美洲之前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他们也都信奉天主教。

天主教堂-大多采用巴洛克或哥特风格,通常如比萨建筑群, 包括教堂、洗礼堂与钟塔(比萨斜塔)三个建筑。巴西利卡+拉 丁十字+穹隆+连续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基督教分裂前西教派的教堂风格。连续券是罗马拱券与希腊柱式的一种结合方式,相比于券柱式(古罗马常用的结合方式)更加轻盈,但承载力差。

轻盈是天主教堂发展的趋势,他们追求与天主的沟通,希望能高耸入云,于是束柱、扶壁、尖券、肋骨拱出现了,结构 革命出现了。天主教堂有了本体,即哥特式。教堂内部一定 有苦像和圣像(耶稣),天主教堂里可见图像或雕塑:圣母玛利亚,圣伊丽莎白(施洗约翰的母亲),圣人,教皇。 天主教对圣经人物的艺术品(雕塑和绘画)比新教友好,尽管历史上也发生了多次破坏圣像运动。

教堂重要的功能是用来礼拜,天主教和新教教义不同体现在礼拜上,天主教重点在于圣体圣事,新教主要体现在圣餐, 可以从一些内部布置上判断。这些内部设施有些教堂全有, 有些较少,有些有一些特别的。但天主教堂里有严格的等级 区别。第一神父 Priester,第二教士 Laie,第三教Gemeinde。 新教里没有这个等级之分。

新教是德国人马丁.路德创立的,当时天主教庭腐败奢靡,加上黑死病的蔓延,导致人们对教庭的反对一浪高过一浪。 1517 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 改革者反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 构。北欧及英国大都信仰新教。

新教也分很多宗派的,一般新教的教堂都要比天主教的小很多节俭很多,在建筑中最有名的新教教堂应该非德累斯顿的 圣母大教堂莫属,它始建于 1726 年的萨克森王国的德累斯顿 (易北河的佛罗伦萨,以巴洛克建筑闻名),最美的巴洛克建 筑之一,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 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 17 年方才 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而且新教教堂对钟楼也还 情有独钟,最独特的要属汉堡的圣米迦勒教堂,巴洛克式的 钟楼顶,同时也是汉堡的地标。 新教教堂有 Luther(路德), Melanchthon, Calvin, Zwingli 等宗教改革者的像。

天主教和新教路德宗都有祭坛, 祭坛形式多样,天主教的祭坛豪华肃穆,路德宗的相对简朴。 改革宗则没有祭坛,而是一个圣餐桌。如果在祭坛上看到有腿的桌子,那肯定是新教教堂。 现代和后现代的教堂: 建筑模式各种各样,芬兰的岩石教堂 Temppeliaukio-Kirche,属新教,就像一个地堡音乐厅。但各种教派总是按各自的礼拜仪式,总是不同的。宗教的知识 也是浩如烟海,加上历史积淀,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比如教堂十字的形状,旗帜,钟,风向标等等物件,都有太多轨仪。

希腊、土耳其、俄罗斯以及一些东欧国家信仰东正教。东正教是在罗马帝国分裂后产生的,主要的建筑特征有圆顶的屋 顶,这个不起源于俄罗斯,而是拜占庭风格,比如圣索菲亚 大教堂,不过在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后把他改成了清真寺。 由于气候寒冷,大雪积压厚重,为了分散压力,在俄罗斯中央圆顶被发展为多个圆顶结构,在此基础上,更加繁复修饰 美化,就是我们看到的洋葱头状圆顶。

俄罗斯人在欧洲各地也不少,更殖民过波兰,所以现在总能见到这种俄罗斯正教堂。东正教和天主教所使用的日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圣诞节、复活节等与西方国家不是同一天。 于是有人问,那么基督教呢?以上三个宗教均起源于罗马的国教,尊耶稣为圣子,自古以来都有三位一体,还是仅尊一 位的争论。但不知什么原因传到中国之后,直接用耶稣基督作为宗教的名字了。

以上教堂的区分,并不是界线分明的,有很多教堂以前做天主教堂用,改新教后仍然继续使用的,因此我们在德国也会看到很多哥特式超繁复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