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精读Vol.005:第一回批注精读(5)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哄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有工夫去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以为何如?”
【批注】“班姑”指的是东汉才女班昭,“蔡女”是东汉女诗人蔡文姬,都是历史上有才有德的女子。空空道人看完石头上的故事,显然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想要替石头抄去流传于世,不过他仍旧提出了两点疑惑:第一就是故事没有背景,第二是故事中写的就是一些家庭琐事和几个异样女子,而这些异样女子自然无法与班昭蔡文姬相比。所以在空空道人看来,这种无厘头的故事世人一定不爱看,抄去也没用。
【批注】然而石头并不同意空空道人看法,在它看来,第一件故事没有背景朝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空空道人随便添加一个朝代就可以,当然石头认为历来很多作品都是如此如出一辙,随便添加一个朝代没有什么新意,还不如这没有朝代背景的设定来得好。这里其实是曹雪芹借石头来表达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呢,文学创作首先需要不落俗套。同样,对于空空道人第二个疑问,石头同样提出了解答,在它看来,市井俗人喜欢看的是那些适趣闲文而不是理治之书,通俗说就是世人都喜欢看流行通俗小说不喜欢看哲学文学政治学术著作,而这情况今天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在石头看来这篇《石头记》同样记载的也是适趣闲文,这内容一定会有市场,有人看的。
【批注】不过,曹雪芹又借石头的话,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这“适趣闲文”与之前流传的那些同类作品的不同之处。在石头(曹雪芹)看来,历来野史和风月小说,写得奸淫凶恶淫秽污臭,读了简直毁人子弟,而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又大多一个套路,什么套路呢?那就是才子都是容貌像潘安才华像子建那样的,潘安是潘岳,中国古代一个美男子,子建就是曹植,是古代有名的才子。而佳人又都是容貌像西子才华像文君的,西子就是西施,是古代美女,文君是卓文君,是古代才女。所以在曹雪芹看来,这才子佳人如出一辙,写的就是一对多么美丽帅气有才华的男女之间的故事,而这故事后来也有人总结为“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奉旨成婚大团圆。”的模式,没有一点新意,还不如这《石头记》里的几个女子的故事呢!
【批注】最后石头总结自己的话,得出结论,那就是空空道人完全可以把这《石头记》的故事抄去,让那些世俗之人作为酒足饭饱之后的消遣读物。这里石头的话语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直就像议论文的论述一般,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和学习。
0人点赞红楼梦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