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
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对我而言这便是自由人的定义。 —— 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我最常被问到的三个问题是: 💡为什么要做自由职业? 💡从事自由职业,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面对自由职业的 “不稳定”?
关于第一问,为什么要做自由职业?对我来说,特别简单,因为喜欢,没别的,就是喜欢。我从小学就喜欢写东西,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本杂志每个月一定要看,那本杂志叫《看电影》,我在那本杂志上,发现了一个职业,叫做【自由撰稿人】,我当时就在想:噢,还有这么好的事?不用成为大作家、大文豪,也可以靠写字吃饭?每天看电影写稿子就是工作了,这不就是我的梦想吗?
再后来,我在那本杂志上发现了一个大学的专业叫做【戏剧文学】,在我那个年代、那个城市,根本就没人听说这个专业。但我当时就暗自决定:我以后要考戏剧文学专业!我以后要做自由撰稿人! 后来,我真的念了戏剧文学,但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去做自由撰稿人,而是先去影视公司上班。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因为稳定,因为安全。你知道吗,这就像上学那会儿,女生流行看偶像剧《流星花园》,当时有很多女同学喊着说长大以后要跟 F4 谈恋爱,要跟道明寺结婚,但是长大后都不喊了,为什么呢,因为长大了,人长大就知道怕了。
但是,上了几年班,我那颗向往自由的心还是很不安分,蠢蠢欲动,于是我就想,不行,我还是想去试试当一个自由撰稿人。所以这就要说到,我最常被问到的第二个问题:具体要做哪些准备,才能做自由职业?
对我来说,只需要准备两件事:准备钱和准备心。钱很简单,我给自己定了个指标,手上运作的副业收入,需要稳定地超过主业。那讲到 “心” 呢,所谓的 “心” 准备好了,就是对自由职业的信念和信心,今后不管遇到什么风浪,都要坚守在这条看起来没有那么多人的窄路上。这么说,会有点抽象,因为人的心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无法量化,但是它很重要。
现在看来,我当时钱准备好了,心可能准备的半半拉拉,所以我后来就摔了个大跟头,这个跟头摔得我心惊胆战、人仰马翻,这也就是我经常被问到的第三个问题:你怎么面对自由职业的不稳定?那个跟头,发生在四年前,我完成手上一个项目后,给自己放了三个月的假,现在回想,说是放假,其实更多是没想好下一步要怎么走。所以当三个月过去,我傻眼了:我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了。
再加上,当时跟朋友一起投资了一个小小的房产,所以除了原有的生活支出,我每个月还必须额外预留一万块的定投,这份定投将持续三年半。我从来没有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境地,压力扑面而来,我彻底慌了,崩溃了,迷茫了,感觉自己从此就要成为一位无业游民了,再无翻身之日。
就在这时候,有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公司 offer,还是所谓的 500 强。我非常纠结,我不确定我是不是就此放弃自由职业。但一边是现实的压力,一边是溃不成军的内心,在这种慌乱的状态下,面对着这么一根金灿灿的救命稻草,我能怎么办呢,我只能选择抓住它。从那天起,我就逃回了公司,重新过上了朝九晚六、西服衬衫、晨会例会大小会的生活。
但是,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不到就新项目找上门来了。我原本以为我就此完了,没人找我做事了,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接到了新项目。也就是说,那段自由职业的空窗期,不过只有短短一个月而已,但我当时已经完全被恐惧淹没了,我觉得这种断档要持续我的后半辈子了。就像电视剧里那种,不会游泳的人掉进了一个小水坑,吓得在水里噼里啪啦地挣扎,但其实只要定定神,一咕噜站起来,就会发现,其实水才到小腿肚儿。
经过那次,我深刻地体会到,人在慌乱中是无法相信自己的,只能感觉到周边是全黑的,其实,只要往前迈一小步就能摸到灯的开关,只要再咬牙坚持一小会儿,天就亮了。但那时,我根本不愿意相信自己。
好在呢,一年半之后,我重新回归了自由职业,直到现在,直到此刻。并且,我很感恩那次困境,它让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自由职业。
最后,跳出自由职业这个限定来看,不管做什么事,如果一个人永葆好奇,珍惜所爱,并为之付出具体的行动,保持开放的觉知和坚忍的内心,那这个人的状态就是流动的,就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