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息的日子里
今天休息,相对前几日的气温,今日还算凉爽,穿着短袖,但晨风吹在身上时,你还是能感到一丝凉意。
家住的小区的改造还在进行,已经给楼道整理了电线,还在楼下从新铺设了水管,不知道今天还要改造什么项目。
小区改造是一件好事,但改造时也砍掉了小区的一些树,这有点让人费解,街道的解释是这些树挡住了低层住户的视线和阳光。
感觉这理由有点牵强。
家住二楼,厨房的窗外原来有密集紧靠的3颗树,从左到右,依次为琵琶树、桂树和栾树,这次小区改造,桂树被砍掉了,那是真的可惜。
今年的秋天,到桂香开花的季节,家中二楼的厨房不会再有窗外飘来的桂香。
为避开小区改造时不时发出机械设备的声响,休息的今天和妻子商定去区图书馆呆一个白天,反正在家你也休息不好,楼下的那种挖路机发出的声响虽然谈不上密集,但总是突然会来一些声响。
连续两次夜班后二休的那天,早餐去的都是离家不远的那家永和豆浆店,也许已经喝了两次豆浆,今天这个夜班后二休的日子,早餐想换一下口味,所以去了那家“永和”隔壁的“肯德基”。
在肯德基,其实早餐吃的和永和豆浆店差不多,也有豆浆、粥和用糯米包着的饭团,连价格都差不多,两个人30元左右。
在中国的肯德基除了炸鸡腿还带有一点美国快餐的味道,其它出售的食品已经大部分都中国化了。
其实这也挺好,随乡入俗吗。
区图书馆离家有3站公交,但我们每次都选择走路,走路其实也就30分钟的时间,因此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累。
年纪大了,多走路对健康总是有益的。
图书馆出入比前段时间松了一些,今天只看了一下健康码,而前期进图书馆不光要看健康码,还要用手机扫一个图书馆的二维码,以证明你来过。
不管别的国家对中国如何评论,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始终认为中国在防疫这一块做的最好,连“之一”都无需加上,我们就是best。
只要不是周末,而你又来的较早,图书馆的那几个靠窗的沙发你总能找到座位。
妻子喜欢看一些小说,我喜欢看散文类的游记,我们各自选了自己的书。
今天我选的两本都是关于北欧的游记,一本是《芬兰,不加糖》,另一本是《多喜北欧》,两本都是中国人写的北欧游记,书的一半页面都是图片。
虽然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去北欧之类的国家,但通过网上的图片及一些已经读过的北欧游记,非常喜欢北欧的风景。
也许是自己旅游的机会很少,所以特别喜欢看那些散文体的游记,中国作家中比如安妮的作品、比如陶立夏的作品、比如阿Sam的作品,当然也包括一些外国作家,如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和马卡姆·柏瑞尔的《夜航西飞》。
其中当时看了陶立夏的《岛屿来信》及阿Sam的《孤独远行》,看过后都写过自己的书评。
“到灯塔去,到小岛去”这是今天那本《多喜北欧》封面的一段话,翻了半本,会让人产生一种逃离城市喧嚣的心愿。
在城市待久了,在职场混久了,不管是喧闹还是虚假,有时见多了就会倦怠。
尽管我们有时无法逃避一种你不喜欢的生活,但在一个休息的日子我们还是可以暂时离开一下。
看看山顶不远处的海面,看看辽阔天空飞翔的海鸟,看看人迹稀少的街道,看看小巷拐角的咖啡小店,虽然这些图片都在书中,但也不错。
在休息的日子,给自己一个心情的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