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风沙天
今年从入春后到立夏的期间这天不知道咋了,隔段时间就会刮起大风来,有几次还刮起了多年未见的黄沙大风,那天地之间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片黄天灰地。五月六日,据气象预报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风可达到5-8级,阵风可达到8-10级,北京部分地区急大风速达到了9级。我姑娘家的楼前和楼后的绿化带中各有一棵又粗又高的大榆树和泡桐树,这几次的大风刮来时眼见的它们被吹的东倒西歪的,那风刮来时呼呼的还伴随着呜呜的嘶鸣声很是吓人!屋里有好一会儿几乎暗成了黑呼呼的夜晚,这些天因大风不断刮来,本来该热的天气却冷的不行,搞的人们又纷纷地穿起了早已脱去了的防寒衣服。





五月六日中午以后的大风越来越大,正呆在家中的我被外面的这种情景所困!可以说这么多年了,生活在呼市的我,除了儿时见过这样的大风天外,后来的我几乎没再怎么见过这样大的风!望着这样的情景我的思绪一下被带回到了儿时所经历过的那春天里的黄沙大风天。
那是六十年代初,孩时的我居住在呼市的新城,说他是“新城”是因为相对于比它早建于明代的另一个城区归化城(旧城)而言,而所谓新城也是建于清代的一座老城叫绥远城。后来民国期间,这两个城区合并称之为归绥市,直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的一九五四年才改称为呼和浩特市,而我们的居住区域叫新城区。
这“新城”从我出生以后,那老城的城墙和城门基本上都被拆除的所剩无几了,城中最高的那个鼓楼也在五十年代末被拆除了,只剩下城中的那些建于清代的棋盘型布局的平房和院子,直到六十年代初时城中还没有两层以上的楼房。在原西城门外的空地上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时建起的博物馆,电影宫,西街百货大楼,内蒙古自治区人委大院,还有时隔三四年后,又在南城门外的桥靠村的土地上建起了内蒙古自治区综合医院的四层门诊楼和六层的住院大楼,这些建筑就算是新城区那个时候的几处高楼啦。
所以,那会儿的老“新城区”内的天空没有任何遮挡物,视特别野开阔。正因为这样,让我感受到了多年来的春天中那黄沙大风刮来时的那遮天蔽日的景象。记得那些年,每到三四月份就会刮起风来,以后这个季节刮风就成为我脑海中的必然印象和记忆了:天是黄色的,地和房子是灰色的,加上呼呼的西北大风,眼前满是一片荒凉的样子。上学的路上,我们被风沙打在脸上睁不开眼,所以,那时候我们都戴着像飞行员戴那样式的防风镜,嘴里还常吸入一些沙粒,当咬牙时还能感受到牙碜。每到黄沙大风刮来时,整个世界好像就是昏天黑日的,再看家里更是黑黢黢的,窗户纸被风吹的忽塌、忽塌的响个不停甚至吹破,门窗也被吹的是砰砰的动响……
想着想着……猛然间想起那一次我大风天放飞风筝的往事来。那是一个黄沙飞舞的天,还是孩子的我幼稚的想:“如果这时放风筝的话它一定能够飞的老高”,说着就拿来那个自己亲手制作的蝌蚪风筝连上线轴便在家门前放飞,可哪曾想那风筝刚一离手就被大风吹上了天瞬间离我越来越远,我一看不对,赶紧往回收线,这一收更加大了风对风筝回归的阻力,那风筝线瞬间承受了巨大的拉力,只听砰的一声线就断了,再看那离线的风筝像脱缰的野马快速离我而去!最后消失在了家的东南方向。望着没了风筝影子的天空,我属实难过了好一阵子,因为,那时候做为一个小孩,自己做一个能飞的很高的蝌蚪风筝是一件几率很小的事,所以这只风筝算是我的骄傲!
唉! 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也可能是人老了吧,常爱回忆个往事,就这眼前的一场所见的大风,就把我儿时的往事给勾了出来。
真心的盼望接下来的夏日时光不再被这大风还有那疫情所困,一切都风调雨顺!
吴恩奇
2021年五月初有感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