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三年级现象!一旦忽视,会毁了孩子的小学阶段
许多重视孩子学业的家长都听说过“三年级现象”。
一上三年级,孩子似乎变“笨”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直线退步……
有小学老师总结过:
“三年级是道坎,更是分水岭。”

“三年级是道坎”
有资深老师总结过学生在三年级出现滑坡的几种情况:
一二年级经常考90多分的,一下子跌到80分。 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开小差 作业错误率越来越高 不是不做作业就是不听课……
家长都很担心,明明之前成绩挺好的,怎么一下子就跟不上去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是典型的“三年级现象”。
小学六年分三个阶段,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太依赖父母,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学习。
而三年级则是过渡期,不同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拉开分水岭。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学习难度直接翻倍,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要实现跨越。
如不重视三年级,孩子的前途可能断送于此!

哪些孩子会出现“三年级现象”?
哪些孩子会成绩下滑?为什么会下滑?这些问题家长们一定要弄清楚。
以下三类孩子最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
◆自主学习能力差
有些孩子十分依赖父母,不仅要父母督促着完成作业,甚至要家长帮忙做作业。这些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上了三年级就吃不消了。
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家长能帮忙的已经很少了。正因为管不到,孩子才下滑得更快。
◆基础不扎实
一二年级只靠背书过关的学生,上了三年级明显吃力了。
因为三年级更注重的是阅读,以及理解。
基础知识不扎实,孩子就很难理解复杂的知识,难以适应自主学习。
◆学习不积极
不听课、不写作业、不举手发言、从不预习复习……这些你不以为然的小毛病,会毁了孩子!
我们所看到的成绩滑坡,都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出了问题。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他们才能有效远离“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现象”的形成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为了孩子能打破“三年级现象”,家长应该做到:
1.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受到了学习习惯的影响。
培养学习习惯,狠抓孩子的学习自控力。
2.关注孩子的专注程度
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专注的孩子,学东西会更快,各项能力也更优秀。
提高专注程度,狠抓孩子的学习质量。
3.关注孩子的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太低,会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与效果。
提高学习效率,狠抓孩子的学习目的性。

其实,“三年级现象”并不可怕,只要家长重视起来,做好孩子前进路上的引路人,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指明道路,就能让孩子度过“三年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