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治愈自己的「空心」症结
查看话题 >走过死荫幽谷,尝过焦虑抑郁
无数经验和事实证明,抑郁和焦虑经常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中产生。
我想说的是: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心灵成长的阳光、水分、空气,是抑郁牢笼通向自由世界的最后一段通道。在外辛苦打拼难以支撑的时候,回乡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
(一)
记忆的碎片里,我从小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有点强迫,有点焦虑,偶尔易怒、过分腼腆,有时候却很亢奋。好在这些神经质特质都不是持续的,小学初中都离家不远。在亲情的照耀下,总体上比较健康快乐。
我的高中大概和大家一样辛苦,记得化学课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当时要做大量模拟试题,很难投入。有段时间内心总有绝望的感觉,曾经试过逼自己哭、鼓励自己等,但不起作用。在这种状态下考进大学。
大学时期情绪波动是最大的。记得大一的时候,每个星期一都无原因地焦虑。上课或者其他集体活动中,我不时会感觉到无力。好朋友评价我:“觉得你有时候比较内向,有时候又很有激情。”
我对自己的状态很困惑,曾经徘徊在心理咨询室门口,但没能说服自己走进去。总起来说,大学里,我敏感、感性、情绪波动大,内心是苦闷和迷茫的。
(二)
2008年大学毕业,我去了上海。在某个郊区的某个工业区,一呆就是4年多。期间我感觉工作压力很大,间歇性抑郁。刚开始,当这种无力和绝望感造访时,我都是撑过去,要两个星期左右甚至更久才能恢复。
那个时候我还不太知道抑郁这个词,甚至焦虑、神经症等都不知道。工作中尽是不安,情绪调节能力差,易怒,恋爱中常常情绪化,而且身体也非常容易疲惫。我一直撑着,直到后来撑不住,就辞职了。
两月后,终于在一个上市企业找到新的工作。第一年呆在上海,办公室有一半是老员工,我感觉无法融入他们。每天心理负担很重,下班了也没办法缓解。我去爬山,感觉第二天头脑清醒和放松那么一点点。坚持了很久,但效果没有递增。这时候我从网上查到了焦虑、抑郁等,觉得和自己很像。
第二年公司派我去印度开拓市场,觉得比较吃力,对工作充满恐惧和焦虑。根本不想打开电脑,即便打开了,也没办法开始敲击键盘。和客户接触也是我的噩梦,每次见客户回来我都非常疲惫。终于一连两三个星期,我都没去见客户,吃饭都不愿意下楼。
我对自己的状况也很不满意,尝试在网上找过两个心理咨询师,都没有效果。我还常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状态,也没什么用。又尝试冥想和读佛经,并从中得到了一丝安慰,它们可以驱走我内心的不安,尽管只是暂时。
真正给我希望的是《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这本书,它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曾给我迷茫苦闷的内心投射进一束阳光。
三个月后我的情况略有改善,但工作仍然一塌糊涂,公司把我召回总部。
回到上海,我发现朋友们变化都蛮大的。生活压力大,彼此疏于联系,自己也没有心力去交新朋友。社会支持越来越少。
(三)
这候我开始接受和面对抑郁。医生和我谈了50分钟,诊断我是轻度抑郁,建议我辞职观察。
我租了个城中村的房子先安置下来,不想交际,只能在屋里呆着。呆久了又很容易焦虑,我常常去海边,海港的日落景象能触发内心的能量,赶走我内心的焦虑抑郁,效果能保持好几天。
迫于经济压力,我回到了家乡三线城市。亲人给予我无私的爱和安全感,我克服了新环境下的焦虑、恐惧、抑郁,渐渐状态改善了很多,还交了一个女孩,她甚至愿意和我结婚。我和她相处了两个月,很感谢她,这两个月改变了我;或许她也从这两个月里得到很多。我没有问过,祝她越来越好。
回来家乡这半年多,我和父母的沟通与互动也改善很多,这极大减轻了我内心的负担,也让我更加自信。最近我在友情上取得一些突破,而且又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心动的女生。最近每天早上我都看张进老师推送的文章,有一天张进老师问我要不要写自己的经历。三十岁生日前夕,我终于开始动笔,希望自己写得不是太差。
这一路走来,我需要感谢太多人、事、物。我想,我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一样,被上帝误判进入心理亚健康的牢笼,而抑郁症则是促使我自我拯救、越狱逃生的“吉米先生”。最终,我该受的苦也受了,该赎的罪也赎了,时间也超过了十年。我只想去一个“没有记忆的海滩”,开始新的生活。
不可否认,我在逃离抑郁的路上仍会和焦虑抑郁常常而遇,这时候我更愿意接受它——这个甩也甩不开、带给我无数麻烦的老朋友。
-------------------------------------------
去年9月回到家乡,至今正好一年半了。
记得刚上班几个月,心里每天充满忧虑和恐惧。大概在去年国庆节前后,我读完《当下的力量》、 《行动转变性格》,内心的忧虑恐惧竟然快速消散了。虽然这个过程中有诸多其他因素,但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我,内心因此升起感恩和敬畏。
家乡在北方,到了11月就算是进入冬天了。我身型瘦弱,怕冷,那时刚刚从跑步中获得一丝激情和希望,却因为膝盖疼痛不得不中断。
这一停就是一个冬天。北方雾霾天气和冬天的寒冷,刺激我脆弱的鼻粘膜和敏感的神经,让我痛苦连连,鼻炎、头痛、焦虑抑郁常常不期而至。
只有来自姑姑的亲情稳稳地撑住了我;只有一份刚刚开始的恋情,像冲破雾霾天的阳光,柔弱却给我温暖。在频频遭受身心打击的同时,小小的二人世界唤醒我的激情,给与我治愈的能量。
(二)
终于冬去春来,我感受到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气息,身上的力量渐渐积累、增强。抑郁情绪仍不时造访,内心的希望却悄悄升起。之前我只是散步,用以放松和冥想;气温再回升一些,我就开始跑步和游泳了。
整个夏天和秋天,我一直坚持这两项运动,身心状态得到显著提升,也更稳定了。这期间我不断接触心理学,练习冥想。后来我就能通过跑步改变抑郁状态,通过冥想改善焦虑状态。而且越来越稳定。
转眼又是国庆,我的膝盖没有痛,也没有中断跑步。我汲取以往的教训,更加科学地坚持了下去。我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好,甚至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可是国庆之后天气又冷下来。上周立冬,温度降得特别快,我有些无所适从。虽然还可以出去跑步,但寒冷让我缩手缩脚。不用说,内心积累了很多不安和恐惧。
不过,不管怎么样,跑步仍然能打破抑郁情绪,只是猝不及防的焦虑把我绊了个大跟头。已经持续一周了,注意力不太好集中,没办法投入工作,效率降低。
我找不到原因,只能在之前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我去了健身房,在室内跑步很温暖,希望能将夏秋的跑步习惯坚持下去。
今天听了心理学的广播,主播针对一个女生的痛苦和困惑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你很不容易,好想拥抱你一下。”——我忽然被打动了。
(三)
这一周的焦虑,让我的安全感摇摇欲坠。我认识到,虽然走出了抑郁情绪的漩涡,但仍需要淌过焦虑情绪的河流。
今天是感恩节,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
“感谢朋友,给予我陪伴、自由、激情;感谢上帝,给予我指引;感谢亲情不离不弃,我觉得终于可以在焦虑的河流中学会游泳,终于可以和寒冷的天气以及干燥的空调风相伴。
感谢。虽然我还是对别人的眼神敏感,虽然我还是有些抑郁情绪,以及害怕和别人交流,最终我还是渡过了秋冬之交。从此我便不再害怕华北的冬天。”
于是,在今天,我放任自己的懒惰与封闭,任性地休息,尝试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终于感到有了好转的迹象
-
若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6-01 1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