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就是命运的时代,如何克服我们的知识焦虑?
"我们已知的、有关知识的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今天,这句话似乎正在变为:知识就是命运。"
——陈春花《价值共生》
"真正拥有知识,你就会拥有辨别力,而不是分别心;你能提升认知,就不会再自我设限;你会主动改变自己,与变化共舞;你会主动迎接挑战,不再顺应惯性,不再故步自封。"
——陈春花《价值共生》
在数字化的今天,知识就是命运。陈春花在书中提到,新时代淘汰的不是工具,而没有知识的人。因此我们每个必须有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验证知识、创造和创新知识。
虽然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新知识,但又海量的知识又让我们应接不暇。
知识不断迭代,不断涌现出新知识,各种新信息对我们狂轰乱炸,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时,我们很多人都会选择困难,让我们感到深深的焦虑。
如何克服的我们知识焦虑?
在书中,陈春花老师给了我们一完美的解决方案: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第一、是分别心还是辨别力?
分别心是指人们根据事物表面(美丑、贫富等),有区别地对待人和事。辨别力则是指人们对人与事物进行分析、观察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在选择学习哪些知识时,很多选择学习新知识,新书,或者销售书,或者听别人说那种书好,值得去读,这种选择就是分别心,而不是辨别力。
有辨别力的人,不会以是否是新书,是否是畅销书,而是辨别这新书、新知识对自己的价值之后再做出选择。
不要仅仅是因为这是本新书,销售书,别人都推荐的书,而去读它,而是要判断这本书对自己的价值,能解决我目前生活、工作中哪些问题,能给我带来新认知的书。
第二、是自我设限还是认知的不足?
有人说“这件事情我做不到”,这样说的人并不是真的做不到这件事情,而是在自我设限。
不要觉得某些知识、或者技能很难,担心自己学不会,要给自己分阶段设立小目标。
有很多人生目标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不要急近利,急于求成。把大目标分散到每一天,一天完成一个大目标,随时时间的复利,再大的目标也能完成。
第三、是世界世界变化快还是自己不曾改变?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重要的不在于世界变化的快与慢,而在于自身变化的快与慢。
每天改变自己,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比如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作习习惯,培养每天阅读、写作的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知识重在日积月累。
第四、是惯性使然还是无法应对?
很多人都感觉难以应对信息聚变、不断迭代带来的挑战。事实是,并不是挑战让人难以应对,而是惯性导致人们无法应对。
我们很多人每天都生活在惯性中而不自知,要打破惯性,不断尝试新的可能,学习一种新技能,比如学习演讲,或者学习拍视频等。
我们每个都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四个问题,找到自己独特解决方案,从而真正拥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