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八个基本概念》——陈春花
简短书评,完整了解这本书讲的啥,读过这本书的同志们一起交流学习~
简短书评:
全书包含三个序言,八章内容对应八个基本概念,分别是管理、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决策、计划和控制。作为基本概念类的书籍,主要是讲是什么和为什么,怎么做涉及的很少。由于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管理类的书籍,有很多概念观点有很多不同。
关于整本书的评价,我只能打2.5颗※,因为全文的内容基本都是理论性的且个人的观点,没有一些支撑,而且读起来比较吃力,有一些观点也不是很认同。先说值得学习的地方:一:管理中,不要把“人”和“事”混为一谈。我觉得这个观点让我很受用,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对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的准则之一。另外的,我觉得如果不是一个管理者的话,我们要做到不要带着情绪工作或学习,也就是不要让别人对自己或自己对别人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因为对我来说,想要做好一件事,我必须得让我自己情绪稳定,才能积极专注的投入,才能使我的时间最大化的利用。包括和男朋友吵架,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这个人不爱我了,怎么着的。(原则问题除外)所以我觉得这个点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点。二: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权力和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拥有权力的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组织就是解决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的问题。这个点我觉得是对的,在企业内的话,是靠实力和绩效说话,合适的岗位要匹配合适的人,这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也就是要追求人的效率的最大化利用吧。可能这样的思想会比较资本化,但这是现在企业生存必须要考虑的事。三:真正成熟的管理者是知道怎样把问题交给合适的人做。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是管理自己的人,这句话在我看来就是要我们学会善假于物,善假于人。不过前提是要真诚,不是说自己懒要交给别人做。
其次,我觉得文中有一些矛盾的地方。例如第一章讲到“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的思维方式是一开始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而在第二章组织学习中又说“通过分析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组织学习”。可能我不太理解,出现问题不应该先找到原因,然后再解决吗,不找到原因从何下手解决呢?组织学习中讲到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应该是说要具备反思能力,从经历中收获成长吧~第二个就是文中说道“计划没有涵盖变化,是计划本身没有设计好,一个好的计划是可以包含变化的,是可以预测趋势的,是能够和趋势走在一起并获得机会的”。这是我作为一个职场小白不能同意的观点。因为我觉得精力是有限的,计划真的不一定可以考虑的周全,要么做一棵大树,有很多分支粗壮的树枝来决定事情全局的趋势;要么就做一棵树枝,悬挂很多不同的叶子来决定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不可能既是大树干又是小树叶。
最后,我觉得有意思的一句话“教授就是把一句话变成八句话,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总裁就是八句话变成一句哈,复杂问题简单化”。这其实跟教授和总裁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有关。作为教授,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二是对广阔知识的掌握需要很多的限定词才能准确描述问题,三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会让学生增加对教授的尊重和崇拜;那作为总裁的话,只有一个目标:完整公司的目标,达到一定的业绩。那肯定就是思考问题是总裁的责任,让员工更快更容易的做好工作是他的目的了。
-
E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9 17: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