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你的青春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孤独的时代;这是一个很烂的时代,但这不是一个最烂的时代。
今晨,伴着西班牙的胜利,我纠结了很久的困扰总算是如释重负——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的今天,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信徒还没有死绝,即使胜利是虚幻的、短暂的,我宁愿相信做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是幸福的。
老罗曾说,在知识分子面前,其实不存在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但是,如果你跟他不是站在同一立场,你哪怕只是提一提你的观点,都会马上被群众的口水给淹死。这种语言的暴力,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更是排山倒海。
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目前已经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骂声一片,但凡一句好话都没听到。勒庞在其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样描述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
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而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专横和偏执也就成为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面对新版的红楼梦,观众更多的是对细节无休止的严厉批判,却永远也找不到伴随着水木年华一同逝去的浪漫主义的情怀。
我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初中吧,那个时候的初中语文课本里选的是第五回的后半段“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好像是这个,反正没有选更适合青少年胃口的第五回前半段“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后来,直到高中时候,才通读过全书120回,再后来本科念英文系的时候读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
我想说的是,直到长到这个年龄,我才明白小时候大人们说的“少不读红楼”是一句反话。红楼梦说的其实就是我们初中高中那个年龄的事,对身体对性充满了好奇,满嘴跑火车,时不时互相问候彼此的祖宗十八代。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里面的伦理道德观点甚至超越了我们中国在这个时代主流的一些伦理价值观。
你敢不敢在初中那个年纪就跟男生与女生都发生性关系?你不敢,贾宝玉做过。你能不能同时与多名女生保持暧昧关系?你不行,贾宝玉就行。那再看看,哪些是你那个年纪曾经想过或者做过的事——你是不是在那个年纪不喜欢读无聊的语文课本,喜欢私底下通过看黄书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你是不是在那个年纪也跟宝玉一样发过春梦?
人总是很贱的,当自己慢慢长大后,也就渐渐接受了父母和社会植入到我们脑中的价值观。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超我”完全压制住了“本我”,社会价值观.exe完全可以做到开机自动运行。红楼梦本身版本就很多,红学家就某些问题也没有定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理解的红楼梦,李少红是聪明的,但李少红也是糊涂的。聪明的是她敢让9位“80后”年轻人来担任新版《红楼梦》的编剧,糊涂的是她在美学上其实迎合了观众但观众还是不买账。
我们常说,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一千个人脑中不可以有一千个红楼梦呢?现在仿佛是,一千人脑子里都只有一部红楼梦而已,那就是学校或者红学家眼中认为那部。红楼梦里它比同时代其他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humanity,如果说比肩的话,也就只有《金瓶梅》了,情色是表,人性才是里。而且,从人性角度上说,《金瓶梅》还没有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刻画的是成年人之间情欲,而《红楼梦》触及到青少年的之间不定性的性取向和青少年之间的情欲,既有高雅华美,也有下流下作,这种人性的复杂刻画尺度哪怕是在今天,也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盛行今天,看到美国人把我们的culture revolution搬上舞台剧,我们却只是在抱残守缺,一味地忠于原著细节,而背弃原著的本质。佛家和道家看来,一切形式主义都是可以抛弃的,而人性本身才是东西方文化可以沟通的桥梁。曹雪芹的红楼梦,很多人都能读懂它的写实主义风格,也就我们常说的细节,诸如服饰、药材、饭菜。但其实感性控的我认为,即使曹雪芹把细节刻画的入木三分,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情感的诉求,也就是超现实主义的部分,就是那些春梦、那些怪诞的行为,那些满是暗喻的文字,这些对人性的真实解读才是红楼梦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其实,我觉得今天的“80后”和“90后”反倒能理解这些人性的部分,真实地面对青少年时代自己的青春懵懂和对性的困惑。在那个不定性的年纪,是红楼梦然我们看到人性的各种可能性。
欲望与血缘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会停下回望来时的路。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呢?恐怕生命里,岁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们最心爱的,最重视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们的春梦、我们的胡闹捣蛋、对身体的好奇、对性的懵懂和荒唐的憧憬都给偷走了。
今晨,伴着西班牙的胜利,我纠结了很久的困扰总算是如释重负——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的今天,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信徒还没有死绝,即使胜利是虚幻的、短暂的,我宁愿相信做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是幸福的。
老罗曾说,在知识分子面前,其实不存在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但是,如果你跟他不是站在同一立场,你哪怕只是提一提你的观点,都会马上被群众的口水给淹死。这种语言的暴力,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更是排山倒海。
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目前已经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骂声一片,但凡一句好话都没听到。勒庞在其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样描述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
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而群体感情的狂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专横和偏执也就成为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面对新版的红楼梦,观众更多的是对细节无休止的严厉批判,却永远也找不到伴随着水木年华一同逝去的浪漫主义的情怀。
我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初中吧,那个时候的初中语文课本里选的是第五回的后半段“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好像是这个,反正没有选更适合青少年胃口的第五回前半段“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后来,直到高中时候,才通读过全书120回,再后来本科念英文系的时候读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
我想说的是,直到长到这个年龄,我才明白小时候大人们说的“少不读红楼”是一句反话。红楼梦说的其实就是我们初中高中那个年龄的事,对身体对性充满了好奇,满嘴跑火车,时不时互相问候彼此的祖宗十八代。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里面的伦理道德观点甚至超越了我们中国在这个时代主流的一些伦理价值观。
你敢不敢在初中那个年纪就跟男生与女生都发生性关系?你不敢,贾宝玉做过。你能不能同时与多名女生保持暧昧关系?你不行,贾宝玉就行。那再看看,哪些是你那个年纪曾经想过或者做过的事——你是不是在那个年纪不喜欢读无聊的语文课本,喜欢私底下通过看黄书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你是不是在那个年纪也跟宝玉一样发过春梦?
人总是很贱的,当自己慢慢长大后,也就渐渐接受了父母和社会植入到我们脑中的价值观。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超我”完全压制住了“本我”,社会价值观.exe完全可以做到开机自动运行。红楼梦本身版本就很多,红学家就某些问题也没有定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理解的红楼梦,李少红是聪明的,但李少红也是糊涂的。聪明的是她敢让9位“80后”年轻人来担任新版《红楼梦》的编剧,糊涂的是她在美学上其实迎合了观众但观众还是不买账。
我们常说,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一千个人脑中不可以有一千个红楼梦呢?现在仿佛是,一千人脑子里都只有一部红楼梦而已,那就是学校或者红学家眼中认为那部。红楼梦里它比同时代其他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humanity,如果说比肩的话,也就只有《金瓶梅》了,情色是表,人性才是里。而且,从人性角度上说,《金瓶梅》还没有超越《红楼梦》——《金瓶梅》刻画的是成年人之间情欲,而《红楼梦》触及到青少年的之间不定性的性取向和青少年之间的情欲,既有高雅华美,也有下流下作,这种人性的复杂刻画尺度哪怕是在今天,也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盛行今天,看到美国人把我们的culture revolution搬上舞台剧,我们却只是在抱残守缺,一味地忠于原著细节,而背弃原著的本质。佛家和道家看来,一切形式主义都是可以抛弃的,而人性本身才是东西方文化可以沟通的桥梁。曹雪芹的红楼梦,很多人都能读懂它的写实主义风格,也就我们常说的细节,诸如服饰、药材、饭菜。但其实感性控的我认为,即使曹雪芹把细节刻画的入木三分,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情感的诉求,也就是超现实主义的部分,就是那些春梦、那些怪诞的行为,那些满是暗喻的文字,这些对人性的真实解读才是红楼梦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其实,我觉得今天的“80后”和“90后”反倒能理解这些人性的部分,真实地面对青少年时代自己的青春懵懂和对性的困惑。在那个不定性的年纪,是红楼梦然我们看到人性的各种可能性。
欲望与血缘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会停下回望来时的路。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呢?恐怕生命里,岁月才是最大的神偷。它把我们最心爱的,最重视的,不知道不明白的,我们的春梦、我们的胡闹捣蛋、对身体的好奇、对性的懵懂和荒唐的憧憬都给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