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女儿闯世界」南巡记(之四):左脚踏热带,右脚北温带

每年夏至时刻,是墨江哈尼族向太阳取火之时。
当太阳直射到北回归线上,三声铓响,哈尼族“摩批”引领12名护法卫士步入位于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高处的取火台,与哈尼族头人一起祈祷,然后取下太阳圣火,传送到太阳广场,让太阳之火永远熊熊燃烧,照亮人间。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一条标志性的纬度线。但凡研究自然物候以及地球气候的变化,南、北回归线都是无法回避的两条重要纬度线。比如旧作《节气》,讲到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之时,对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充满敬畏。正是这一北一南两条虚拟之线,框定了太阳运行的轨迹,深深地影响着地球气候以及物候的变化。特别是北回归线,刚好穿越我国境内,所以一直心向往之。
墨江被称为“回归之城”,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而建在2038年北回归线实标位置上的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

到达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时,已近傍晚,太阳挂在西天,阳光虽然依旧热烈,但明显已是强弩之末。车刚停稳,女儿准时醒来。——这是女儿的绝技:汽车一动就开始睡觉充电,汽车一停就下车撒野淘气,绝对用不着提醒。
跨进由太阳与指南针雕塑构成的回归之门,进入北回归线标志园,便是一坡冗长而陡峭的石梯,让人望而生畏。女儿初生牛犊不怕虎,一马当先往上攀登。
北回归线由西向东依次穿越了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美国、墨西哥、巴哈马等16个国家及地区。眼前的石梯,也由16层组成,每一层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对应的雕塑及介绍。女儿装模作样,依次审阅。

即将登顶,坐在巴哈马雕塑旁的椅子上休息,夫人突然仰望天空发出惊呼:快看,日月同辉!果然,西边的太阳放出淡淡的光芒,东边的月亮散发着清辉,犹如两轮圆盘,同时高挂天空,俯瞰大地。
中国民间认为:日、月为“明”,日月同辉,预示光明、大吉——国家、民族有吉祥的大事发生,未来光明;恋人可以一生相守,未来可期。
虽然明知道这其实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理论上讲,只要大气条件好,农历上半月(初四以后),在太阳降落时可以看到月亮;在农历下半月(二十七以前),在太阳升起后也可以看到月亮。但是,还是更愿意相信民间的说法,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愿国家繁荣昌盛!愿家庭平安顺遂!愿亲人健康喜乐!这不是自我的欺骗,而是一种美好的祈愿,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爱恋。

登顶便是双子星广场。穿过双子星门,一对哈尼族年轻夫妻的雕塑,耸立在广场上。右边的哈尼族妇女肚子隆起,显然是怀孕了。夫妻俩弯曲双腿、手持贡品,正向天神祈求,保佑他们的双胞胎平安降生。
是的,这里的一起都与双胞胎有关。双胞床——传说夫妻俩并排睡一睡,就可以生双胞胎;双子井——传说喝了井水,就可以怀双胞胎,甚至龙凤胎;许愿池——传说在这里许愿生双胞胎,一般都会实现……的确,只有36万人口的小小墨江县,竟然有1200多对双胞胎,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就有600多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地人认为,北回归线是区分冷、热的“阴阳线”,正是由于北回归线的穿越带来阴阳协调,再加上当地的特殊水土,造就了墨江“双胞之城”的美名。据说,这里的动植物也存在着神奇的双生现象。每年,墨江都要举行国际双胞胎文化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欢聚在这里,共庆自己的节日。

一条由玻璃镶嵌的北回归线穿越双子星门和哈尼族夫妇雕像,向东、西两边延伸。这条线,是太阳光在地球上可以直射的最北端的界限。每年的夏至日,由南一路直射过来的太阳光,到达这里以后便转身向南运行,直到冬至日到达南回归线,又向北折回。这条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此刻,女儿也发现了地上的这条特殊通路,一会儿踩在北回归线上奔跑,一会儿一脚踏热带、一脚踏北温带跳跃,完全理解不到这条线对于地球和人类的意义。
双子星广场的右后方是墨江天文馆,可惜我们到达时,不知是疫情原因,还是因为时间太晚,已经闭馆。指示牌上有介绍:飞碟形的天文馆是目前北回归线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回归文化主题科普馆,用互动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北回归线上神奇的文明、传说和现象。馆内主径约四十厘米的天文望远镜可以三百六十度地探寻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的奥秘,被广大天文爱好者喻为“滇南第一镜”。看了介绍,更觉遗憾。

双子星广场的左前方是石阵广场。石阵广场是一个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巨大圭表,由十二根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柱组成,每一根石柱,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同时也代表哈尼族的一个支系。正南柱上有一个金属小圆球,正午时太阳照射到小球上,便会在地面的紫红色线上产生一个投影,根据投影离正南柱的远近,可以准确推断出二十四节气。小球的投影点最远,代表太阳的直射点离我们最远,此刻冬至;小球的投影正好位于正南柱的脚下,代表太阳直射到了北回归线,此刻夏至;小球的投影由近到远,刚好位于冬至日与夏至日投影的中间,此刻秋分;小球的投影由远到近,刚好走到秋分投影处,此刻春分。二十四节气中“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确定之后,一年四季便层次分明了。

“窥阳塔”是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的主标志塔,高度为23.26米。这个数字,正是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北回归线的位置,每年在地球上都会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总是在北纬23°26′±1°的范围内徘徊。你可别小看纬度±1°的差距,纬度每差1度,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因此,墨江县在修建北回归标志园时,选取了纬度变化的中间值。
在窥阳塔的塔顶上,有一个小孔称为“窥阳孔”。夏至日正午,阳光透进窺阳孔,可垂直照射到塔内的小铜片上。当然,由于这里选取的是2038年的北回归线位置,因而这一现象也只有2038年才最为明显。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特定的天文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当此此刻,若在北回归线上立一根杆子,将出现“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这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在北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

到达顶峰,我们才发现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有东、西两道大门,北回归线作为景区主轴线贯穿两边。我们是经由西大门进入的,由于汽车停在西大门山脚下,只得放弃从东大门进入将经过的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塔、日月交辉、日晷计时、主标馆等景点。
但并不觉得遗憾。
因为,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收集所谓的景点,而是通过实地考察北回归线,增加感性认识,表达对自然、对生命、对阳光的敬意。我想,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妈妈的育女新经
用知识浇灌出谦逊的品质
进入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每上几级台阶,就有一个北回归线经过的国家或地区的介绍,还有能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风貌的雕塑。外公拉着mini妍的手,逐一讲解。mini妍好奇心很重,每个国家(地区)都要一一审阅,并不时用手触摸感知。到达山顶,有许多的民间故事和天文知识可以解读,博学的先生也不厌其烦地给女儿唠叨。虽然,mini妍并不一定完全能听懂这些,但从平时玩乐中她偶尔会冒出几句爸爸曾经给她讲过的语言或知识,我们知道,孩子一直在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
记得美国教育家维尼弗里德·斯特娜曾经说过:我们应当因为知识的价值而热爱它,不应当为了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而去学习。在带mini妍玩耍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强调这种观念:谦逊的品质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用眼看遍大千世界万水千山所沉淀的底蕴。

我们带着孩子闯世界的初衷,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路途中,希望孩子能慢慢积累知识、充盈内心,进而希望能增加她的底色和自信,而不是让她从小学会炫耀或者表演。当mini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看到其他小朋友会背诵各种诗词或大段的文字,我们为其他孩子的天分而替他的父母高兴,同时,我们也希望mini妍不要因此而有压力或者自卑。还好,mini妍一直表现出一种她这个年龄的孩子中少见自在和自信:你表演,我配合,同时,我邀请你参与我的游戏,按照我的节奏玩耍。
“把别人当傻瓜的人,通常自己就是个傻瓜。”我非常赞同这则古老寓言的结论。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让人谦逊的力量。
202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