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重人格》读后感
《24重人格》

作者美国卡梅伦 · 韦斯特,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卡姆在患有多重人格障碍,且在疗愈的过程中完成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写下了这本纪实性书籍《24重人格》 卡姆在幼时遭受家族(外婆,母亲等)乱伦事件而陷入终极的背叛、羞耻、惊恐的漩涡中,每次自身无力面对,他的意识会刻意和眼前这一刻保持距离,让心灵的另一面出面,承担这桩性虐待事件所带来的冲击、痛苦和记忆,从而分身出戴维、克莱、斯威奇、怀亚特等。卡姆自身就不会被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实压垮,遗忘似乎不属于自身的记忆而照常生活学习和成长。 随着成长,卡姆既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体贴的丈夫,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看似和谐的生活下,一天卡姆的24个分身相继闯入了他和妻子瑞琪的幸福生活中,他和瑞琪不得不去面对和触碰"他我"的记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人格分裂,"人格"这个词,拉丁文"演戏时因剧情需要所戴的脸谱",家庭事业,爱情友情亲情,面对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不同的身份去应对,去平衡。又或是经历着种种的生离死别,或荒诞剧情,我们有时会迷茫,我到底是谁? 卡姆我觉得他是幸运的,面对如此令人发指之事无法承受之时,自我没有走向死亡,善良又倔强的小我抓起这一场场噩梦吞下躲藏起来,才换来卡姆的忘记过去照常生活;当再次面对携着"他我"记忆的分身时,一直逃避不愿承认的卡姆,身边的妻子孩子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让卡姆慢慢接受分身的现实,并在 ‘’共存意识‘’中与大家沟通和解,最终产生连接,使心态平和起来。 我又想起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抱抱心里的那个孩子吧,不要过度指责他,抛弃他,他没有错,他是个好孩子。愿我们在痛苦时可以和我们内心的他和解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