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天上的彩虹竟是蛇变的?

01
阿兹特克文明(美洲文明)
尽管大英博物馆拥有800余万件文物,双头蛇仍然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这件象征神灵的双头蛇由一块西班牙杉木雕刻成型,两头各有一个张口的蛇头,总长43.3厘米,高20.3厘米。木雕外表覆满绿松石马赛克组成的图案,鲜红的贝壳片装饰成锐利的獠牙,显得格外醒目。
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神秘的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它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并称为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阿兹特克文明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在阿兹特克文明中,蛇通常被看作神,因为它有强大的生殖能力;此外,阿兹特克人认为,蛇是神灵和世间生命的媒介,这缘于它能在陆地、水域和丛林里自由来往。
在众多与蛇有关的神中,羽蛇神(Quetzalcoatl)在墨西哥的神话是最受尊敬的。它的名字是来源于纳瓦字“quetzalli”,有绿色羽毛的意思;“coatl”意味着蛇。而双头蛇更是法力无边,能驱散一切恶魔并祛除厄运。这件双头蛇用绿松石代表鳞片,仿佛将羽蛇神的神力加持在双头蛇上,更显威力。
阿兹特克人的这种神灵崇拜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其手工业的发展。阿兹特克人的每个家庭对神灵的崇拜都力图超过以往,因此祭祀用品就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最好手工艺。
除了卓越的工艺价值,双头蛇这种神话学符号是否也存在于其他古文明中?
——在古埃及、希腊神话以及古代中国,都能找到双头蛇的传说,甚至在今天,人人都见过它。
02
希腊神话vs埃及文明
双头蛇(Amphisbaena)是古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Hera)战无不胜的保护神,是女性的保护神,她帮助赫拉使用魔法惩罚了不少情敌,恶魔与野兽见到双头蛇将会失去法力并化为灰烬,即使是天王宙斯(Zeus)也惧怕赫拉。

后来古希腊克里特人和古埃及人将双头蛇制成各种饰品、器皿等作为男人送给妻子的保护神。要是遇见了白色两头蛇,它会带给你好运,就像白素贞一样善良,很少见到,这是一种传说。
公元一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金“双头蛇臂环”,眼睛镶嵌绿玻璃,是贵族女性的配饰:

埃及壁画中也有双头蛇的形象,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绶带,代表着死亡与重生:

03
《神异经》与虹
在中国,除了《山海经》,汉代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共一卷,四十七条:

巧合的是,《神异经》中也出现了双头蛇,名为“率然”:
“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
意思是西方山中有怪蛇,头尾无差别,身有五彩花纹。人或物凡是触碰到它,碰到它的头,尾巴就会立刻扑上来咬你;碰到尾巴,头就会做同样的事情,它的名字叫做率然。
如果你觉得以上这些关于双头蛇的传说离你太过遥远,那么接下来,这只“双头蛇”不仅人人见过,而且也身披五彩,被看作幸福的象征——它就是彩虹。

会不会有人好奇,为什么虹是虫字旁?
“虹”最初是一个象形字:一条身拱如桥、两端都长着头的巨虫,有角,大嘴张开——这就是甲骨卜辞中“虹”的形象:

甲骨文的“虹”模拟一条首尾都有头的穹身动物形。《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虹虹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先民不知道彩虹形成的科学道理,他们只看到雨后长空架彩桥,遂发挥无垠之想象力,认为“虹”是双头蛇或龙,有巨口,专门在雨后出来饮水。
后来商朝灭亡,西周建立。西周灭亡,进入了春秋时期,“虹”字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
一条有尾巴的双头蛇取代了原来那条两端都长着头的巨虫,又增加了“申”来表示闪电,造出了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闪电之后有降雨,而“虹”是在雨后出现,新字形强调了“虹”和雨的关系。这是通行于秦国的籀文,也叫大篆:

04
麦田怪圈的双头蛇
2020年7月25日,人们在英国汉普郡发现了最新的麦田怪圈:

在这幅图像上,双头蛇赫然在列。从现在所知的神话传说中,双头蛇都代表着强大的力量,以及保佑人们的积极意义。
也许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终将被消灭,但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类共同的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