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失利,多才多艺,唯有郭懿!考研顺利考上2021 年清华美院工艺美术专业!
距离2022考研还有 222天



Q1:为什么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什么选择备考工艺美术专业?聊聊你的心路历程!
A1: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本科阶段的学习个人觉得更多的还是一个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读研的阶段沉淀一下,所以尝试应届考本校本专业。
Q2: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A2:
一开始制定了计划,但是三个月的时间加上还有学校的课,实在不能兼顾所有科目,所以其实到后期只能把重点转移到史论这一重点科目上。
Q3:为什么选择水木致尚?水木致尚给予你帮助最大的人或事,最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在水木致尚学习的体悟!
A3:

听别人介绍的,当时记得咨询的时候比较忐忑,怕时间太短没有希望,但老师们还是鼓励我,给我分析了优势和可能性。后来的常态就是一边上专业课一边戴着耳机听网课。在水木学习感觉很有针对性也很专业。
Q4:初试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经验或教训是?
A4:
最好的可能是政治,因为肖秀荣的押题很准,这一点之前也考虑到了,因为今年疫情会让题目更有针对性;最差的可能是英语,因为英语是裸考,所以对于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还是有影响,语感生疏了。
Q5:初试如何准备?
A5:
政治主要就是看肖秀荣出的一整套教材,包括知识点,真题,押题等一系列,然后可以根据题目的类型和得分方式进行侧重复习。
英语我的基础比较好(江苏高考),也比较熟悉应试技巧,所以复习时主要就是背单词,增加词汇量,但是到后期其他科目压力大所以没能把单词背全。
专业一复习时第一阶段先把书都过一遍,因为我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大部分都放在了这一科目上。书看完一遍后,第二阶段:根据考试重点进行复习。可以一边看水木发的考纲一边看原书,这样效果会更好,考纲没有的基本上一带而过就行。在此基础上最好能花时间整理出思维导图,可以沿时间线整理。考纲背过几遍后第三阶段:串联着看,串联着记忆。
例如宋代和明代文人主导工艺美术如何奠定时代风格,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为什么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金工在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发展时期,漆艺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再比如设计史和工艺美术史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如何符合后现代设计。要善于思考总结,寻找不同考点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考试很容易考的,比如今年的最后一道大题给出了很多椅子,其中就包括了古今中外,横跨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的各种椅子,其背后考察的东西就很贯通,需要自己对于书本的见解。最后一个阶段我经常上知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大多是自己复习下来发现的内容,一方面可以预测考题,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储备。


Q6:课余生活或者复习之余的生活是怎样的么?如何面对各种压力?
A6:
一边上学校的专业课一边抽时间看书复习,工艺美术史以及设计史的理论知识的不断输入让我感觉像是在充电,基本上每天很忙但不是一个封闭的状态,身边的同学会经常鼓励我。压力的话其实面对学习时的收获以及对专业上的憧憬不是很大,考研当时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压力比较分散,考研只是阶段性的手段或是方法,是为未来铺路的方法之一,不是目的。
Q7:你觉得自己复试发挥如何?经验或教训是?
A7:
复试发挥的一般,一个是笔试时的准备工作不足,工具没有备齐,而且没有去好好想会考什么。笔试的考题和初试一样都很注重时下的热点,像冬奥会、奥运会这样的设计,这是以后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面式相对要好一些,水木之前组织的模拟面式还是很有效的,可以提前捋顺自己的ppt。
Q8:复试采用线上,老师问了哪些题目?你是如何作答的?
A8:
政治问了文化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其实不太会;英语问题是根据我的ppt内容问的专业相关: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的异同;最后问到本科四年专业学习的感悟。整体感觉问问题环节很快,老师也不会太为难,不会太紧张。
Q9:复试如何准备的?
A9:
复试的笔试还是最好要结合时下的一些设计热点以及专业相关的设计进行模拟练习;同时可以准备几张适用性强的稿子,练习一下色调构图,这样可以缩短考场上的思考时间。

作品集展示
Q10:考研过程中有哪些推荐的神器?比如某个牌子的⻢克笔、水彩笔、荧光笔或记号笔、坐垫、生发液等······
A10:
不好意思没有哈哈
Q11:进入考场后,有没有特殊的经验教训可以提供给后面的考生?
A11:
复试的ppt一定要检查一下在不同的设备能不能正常播放,或者转成pdf格式。不然可能会碰到像我这样的一进去ppt无法全屏的问题。
Q12:你被清华美院成功录取,评价⼀下⾃⼰最⼤的优势在哪?怎样看待考研的⾃⼰?
A12:
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心态(全力以赴+学以致用)。一方面是只剩下三个月时间,所以必须在硬着头皮学的同时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计划,对所考科目必须有所侧重,并根据分数线进行预判,比如有些科目投入大量时间自己并不一定能取得高分,那就把时间分配到自己有把握的科目上。另一方面要把考试的内容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看,既有助于理解,又能引起深入学习的兴趣,本科期间能系统地学习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的同学应该不会太多(个人观察),所以不妨把史论的学习当成一个充电的过程,并且不断串联起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把自己看完后的观点和身边的人探讨,在讲述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逻辑,分析的能力,这对于应届考生或许更有帮助。
Q13:考上清华美院之后,有没有什么计划?
A13:
应该会读博,不过得等很多年后了吧。出国也是一定要出的
Q14:考研过程中踩过的坑,提示后来人一定注意,想对水木致尚的学弟学妹说些啥?
A14:
一定不能太主观也不能太盲从,在对整体情况了解清楚的前提下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像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是自学,书上的重点都不知道在哪,从头开始学,以至于走了不少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