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ll about love
最近在看《锵锵行天下》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喜欢上罗朗了。
帅气的外表,有深度的发言以及一颗难能可贵的慈悲与同理心,也就是俗语说的,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
他也坦言,有很多人喜欢他,可是他一直还在寻找着自己的soulmate。他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与他并肩同行的人,而不是一个一直仰望着他的人。
看到美好的事物,我们很容易就会喜欢上,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并不一样,爱是你欣赏ta的优点并包容ta的缺点。
当罗朗在无意中袒露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之后,我忽然觉得,我对他的喜欢其实是很肤浅的,又或者说,喜欢就是一种相对比较肤浅的感情。
他成长于一个相对贫穷的家庭,在学校被欺凌,15岁就开始打工,受父亲的影响极大,这些都是他童年的创伤,也是组成罗朗这个人的一部分。
在聚光灯下的罗朗,很难有人不喜欢。可褪下这个光环下的罗朗,又有多少人愿意在了解之后还继续喜欢他、爱他呢?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女生貌似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只是仅仅通过网上的聊天,她已经到了非君不嫁的地步了,每天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爱意”。这种“爱”,本质上跟现在追星族并无二致:蔡徐坤我爱你,王一博我爱你,哥哥做什么都是对的,做什么都是好的。我们被某一些人身上的闪光点吸引了,就以为自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些人。
有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在现在这个追求快的时代里,连爱都变得廉价呢?
就如同追星族对偶像的爱,是一种包含了仰慕、迷恋、信仰、救赎等等非常复杂的情感一样,我们对伴侣和朋友的爱,也是一种具有欣赏、包容、支持、接纳、耐心、责任心、智慧等等内容的情感。
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会跟你渐行渐远,有人会一直不离不弃。
我觉得包容在爱里面占有很重的分量,包容并不是忍受,前者是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支持你,而后者只是因为为势所迫不得不去这样做而已。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感情的冲动更接近于基于性本能的欲望冲动。
而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有一句烂大街的话叫,爱人的前提是先爱自己。大家都听过,可是不一定都懂。以前不少人都跟我说,好好爱自己。以致于我有一段时间很讨厌这个概念,为什么我会这是一个概念,因为人们只说出了一段话,而没有对这段话进行解释。
到了现在,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爱人的前提是先爱自己,以及什么才是爱自己。
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欣赏自己,有如何让别人欣赏你?如果你自己只是一味盲目地付出爱,却从不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那如何能收获爱?
爱自己对于我来说,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而过好日子的首要条件,是好好吃饭。
这就是那句话所说的,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