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印象
来上海都半年了,终于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第一次离开上海去了周边的城市玩玩。
第一站是苏州。讲到苏州,最先想到的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以总觉得这座江南城市里藏着好多感伤。我们的旅程也一样,掺杂了很有忧伤。

早上起不来,所以赶车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本来定的是早上10点半的车,可是是有9点半的时候都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好。 我意识到了大概率是赶不上车了就赶紧改签了11点的车。虽然多了半个小时可也还是很赶。是有10点10分才终于要出门了。我们都到楼下之后才发现我没带口罩,回去拿口罩又耽误了时间。明显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坐地铁去高铁站了,于是就决定打车。打的车离我们很远,我们在寒风中吹了快10分钟车还没到。联系司机才发现,我们的定位错了,车不知道开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重新打车。还好刚好路过一辆空的的士,一招手就拦到车。一波三折之后,我们才终于踏上了前往苏州的旅程。
出租车的司机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听到我们说去高铁站,就连忙问我们去哪里,能出去吗,我们的健康码和出行码这个时候应该都是红色的吧,出去了的话也会被警察抓走吧。听到司机这一串话的时候真的觉得太有意思了。看来上海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疫区了。但其实我们在虹桥,我们周围都还是很安全的。
高铁开之前10多分钟才到站。还好虹桥火车站非常方便,不必取票,也不太需要排队,拿着一张身份证我们就迅速地过好了安检进站了,并且在检票停止前2分钟完成了检票上车。
到苏州之后去的第一站是平江路。平江路离苏州高铁站也就2站地铁的距离。我们就直接坐了地铁去。苏州的地铁有点不太美好的地方是购票的机子不能刷微信或支付宝,我们又没有零钱,结果就被迫下载了一个叫做“苏e行”的APP坐地铁。现在的很多APP又都很流氓,什么权限都想我开给它,所以我们花了好些时间去搞这个APP才顺利进站搭上地铁。苏州对疫情的防控感觉会比上海严格一些,因为每次进地铁站都得出示健康码和测温,但是上海的地铁站里这些步骤都已经被省略了。
到站之后我们就跟着导航准备走去平江路。一开始都还是在很正常地在走路的。一边走一边评价苏州的风土人情。走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现有条岔路走进去好像有很热闹有很多游人,于是我们就很随机地走进去了,准备看看有啥热闹事,就这样我们误打误撞就进去了玄妙观。这是一间有着千年历史的道观,曾是吴王阖闾的王宫,有着深厚的历史。只是我对这些历史厚重的东西实在不甚了解,也没有记住太多东西,只记得道馆门口的银杏和亭子在秋天里看起来特别美。

我们在道观里流连了小半个小时,实在是没看出什么来,但又不想浪费10块钱门票钱,于是就把每个角落都看了一下,感觉就是这种带有宗教属性的东西看起来她庄严肃穆,实在不适合我们这些不懂的小孩们,于是感觉值回票价之后就离开了这个道观。
来开道观之后我们又在走到一半的时候闯入了一个类似文化馆的地方。因为我们看到门口写着这个点有评弹。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进去想要听一听评弹。不过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基础,又完全不懂当地方言,所以几乎感受不到这些咿咿呀呀的唱调的魅力,于是停留了一会就继续往前了。
再往前没多远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平江路。刚来就被翠绿的江水垂柳以及石桥所吸引,一瞬间就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魅力。太好看了,如果是春雨绵绵的春日,撑上一把油纸伞,走在青石板路上,走在石桥上,大概就是诗里的画面了吧。

拍了逛了好一会之后,我们又冷又饿,于是赶紧走去刚刚选好的店里【品芳】,这家店的名字我很喜欢,觉得应该是个优雅的古朴的店子。果然也是如此。二楼临江的小包房,放着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推开窗就是水乡的美景。坐在这样的空间里用餐感觉实在是很有格调(就是有点冷)。我们点了熏鱼、馄饨、醉蟹、蟹黄包和酒酿圆子。熏鱼和混沌都是一绝,熏鱼不是烟熏出来的,但却外形焦黑,而味道又是甜甜的,吃下去感觉就是满满的惊喜,因为实际的味道跟这个名字让人联想的味道完全不一样。馄饨让我想到了在广东吃到的薄皮的小馄饨,馄饨汤也是带着虾米的味道。我不知道苏州的馄饨是不是恰好和广东的馄饨味道相近,但这碗混沌让我瞬间感觉吃到了家乡的味道,所以我连汤也喝的不剩一口。醉蟹也是好吃的,只是有些麻烦,蟹黄汤包是个雷,白胡椒粉味道太重,我不喜欢。酒酿圆子是我喜欢的口味,不过室友却只喜欢吃圆子,不喜欢带着米酒甜香的汤。

吃完又是闲逛,沿着平江路走,总有很多有意思的店让我们停留。所以一条不到也就1公里左右的古街,我们硬是走了一个下午,到天快要黑了才走完。

快要走到街道尽头的时候看到了码头,可以坐船,40块一个人。因为一路上都看到游客在坐船,我们也一直想坐,所以就立即买票去体验了。摇摇晃晃的船完全靠船工师父手动摇橹来运行,船沿着江边慢慢悠悠慢慢悠悠的往前,江边的店铺灯光人影影影绰绰,除了感叹太美,也想不出别的词了。船工师父还给我们用方言唱了小调,讲了苏州游玩的一些注意的点,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吃饭的店铺。作为一位敏感的广告人,我就一直在想,船工给我们推荐那些饭店收不收广告费。

做完船之后我们打算去吃船工推荐的一家面店,叫朱鸿兴。我们选了一家离我们最近的店,走过了一段黑黢黢的泥路才到,可是店却已经关了,我第一反应是店铺倒闭了,但是大众点评上没有显示,所以误导我们过来了。于是我们又重新找了一家比较近的店准备走过去。这次穿过了黑黢黢的两边有很多住家的小巷子之后才到。结果又是关门了。。。于是重新打开大众点评查看,才知道这家店7点之后就不营业了。但是吃不上苏面不死心的我们决定再换一家。这次我们选了在观前街的朱鸿兴旗舰店。很幸运的是,旗舰店没有关门我们顺利吃上了面。但遗憾的是,也许是我们的期待过高,也许是价格太高(均价差不多60一碗),我并没有觉得这个面很惊艳,能值回这个钱。

逛也逛够了,想吃的也吃上了,我们的苏州之行就在朱鸿兴面馆上划上了句点。
水乡的魅力即便是冬天也依旧让我无法抗拒,还想再去一次苏州,去好好看看四大园林,不过要在把园林知识复习过了再去啦。
(文章实际写于2020年12月)
© 本文版权归 繁缕Stellar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