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
查看话题 >千年氤氲(南越王宫博物馆)
今天是博物馆日,而我多年没有机会踏入博物馆。几年前,我还时常流连博物馆,感受古与今的对话。
看到“逛博物馆”的话题,我才想起,应是写过几篇博物馆的游记。一通翻找,我终于寻到多年前的文字。
这篇文章,是我2013年参观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后写的。再次翻看,我仍是感慨万千。

这些天的广州,大雨不期而至,像个喜怒不定的姑娘。来到南越王宫博物馆,大雨毫无预兆地降临,让对天气预报失去信心的人们手足无措,却没怎样影响参观的心情。
南越国,南汉国,陌生的名字,真实的历史,千年的流转,今日的偶遇。
没有马上与南越王宫本身邂逅,而是先了解其遗址发现的水井,那个叫做“饮水思源”的展厅。曾以为水井不过是一个坑的我,这才知道水井里的学问远远超于想象。木头、砖块、石头,水井的内壁有着不同的材质,井底有着沙石和石板组成的过滤层,两千年累积的土层层叠着五百个水井,千年前的石块诉说着永远不会被知晓的风云变幻和沧海桑田。它们质朴甚至丑陋的面目下,是无法详知的变迁和无从谈起的敬畏。
南越王宫的遗址是秦末汉初两广一带南越国的王宫,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承载着岭南统治历史的开始,也延续着五代十国中南汉国的一段恩怨。
瓦当、排水槽、筒瓦等建筑构件描画着无法拼凑的当时宏伟,缩釉的陶器、破碎的瓷器残缺地默默展现着鲜为人知的年代,还在挖掘和保护中的曲流石渠的图片虚幻地编织着曾经的美丽。那些静静的时光,构筑了岭南千年来的兴衰成败,或许不会有人记得它们、关注它们,不论我们愿不愿意、会不会,我们终究是历史的来者。
遗址博物馆与普通的博物馆有着些许的不同,展品或许没有那么惊世,布展也不会那么生动和吸引人,但却有着朦胧的真实感。无法完全复原的当时,尽力的想象,到头来还是没办法填补真实的缺失。
今日雷峰塔的华丽,掩盖不了那时烧去木质结构的砖堆的凄凉;如今南京博物馆里的瓷门,不会再现当年南京瓷塔夜晚的灿烂辉煌;大明宫的土台和秋草,回忆着盛极的一时和残阳的最后温暖。消失的建筑,再努力,也不过是幻影一般,崭新中沉默着无奈,遗址的孤单上演着无限的被遗忘,还有一些人寂寞的坚守。
参观已毕,缓步而出,大雨倾盆,轻烟飘荡。砖红色的博物馆静立,千年前的柱础上泛着青草,烟雨中,模糊,朦胧,氤氲,似乎努力地反射出两千年间的幕幕兴衰,却,只余一片雨声,响彻心扉。
20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