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65 不认识的城市(十九)薄扶林 下
目录
1. 薄扶林水塘
2. University Hall
3. 薄扶林村
----------------
3. 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的村口和通往薄扶林水塘的上山路口,隔着一个公交站的距离。薄扶林村的历史应该是比水塘古老得多,都说这里17世纪的时候已经建村,最早的村民是三藩之乱的战争难民,在山间务民。但是在1841年的人口统计里,并没有计算这里的人口。

难道像桃花源一样,地处山间,英国人没有发现?感觉有点神奇。

薄扶林村不是新界那种围村(walled village),它依山而建,范围不小,里面高高低低的小路,有种阡陌纵横的感觉,找个地方并不容易。比如村里最有名的李灵仙姐塔,就很不容易找到,因为它在一条很小的路的尽头,隐身在一片民居之中,除了需要有地图以外,最好还要找人问路。

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地方供奉李灵仙姐,因为她是本村村民在梦中遇见的,当时本村受恶灵困扰,李灵仙姐来给大家伏妖降魔保平安…
村里的围仔大街,头尾都供着伯公,“置于村头和村尾,以示地界”。我在南洋看见大伯公庙,还觉得这是什么南洋风情,结果我又无知了,原来这里也流行供伯公,还给伯公配了个伯母。

李灵仙姐塔和伯公坛,被一年一度的中秋舞火龙串联起来。本地最有名的舞火龙应该在大坑,也是个山里务农的村子,离这里六个地铁站(当然务农的时候还没建地铁站)。我在大坑看过几次舞火龙。如果有机会能看看这里的就好了,因为这个村里的舞火龙有个特色:最后要把火龙送到瀑布湾,让它沉没在海里,叫:“龙归沧海”…

李灵仙姐塔、伯公坛和舞火龙,可能就是薄扶林村宣传最多的民俗文化了。

但是这个村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在本地别的村看不见,这就是:它和牛奶公司的关系。其实在专门讲牛奶公司的那些故事里,对这些事语焉不详,后来在讲薄扶林村的故事里看到,再回去看牛奶公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首先,牛奶公司Dairy Farm不是一般生产牛奶的公司,它是本地最大的conglomerate之一,怡和系的子公司,这里的惠康、Marketplace、万宁、美心和南洋的Giant、Cold Storage、Guardian都在它旗下,但它的牛奶业务卖给了雀巢,虽然这里超市卖的雀巢牛奶,上面还写着“牛奶公司”四个大字…当然这些都是怡和系收购以后的事,一开始,创办牛奶公司的是苏格兰的Patrick Manson白文生医生,他也是华人西医书院的创立者之一,孙中山是那里的首批毕业生。白文生医生想把喝牛奶的习惯介绍给本地人,而且英国人自己要喝牛奶…1886年,成立了牧场,从英国搞来一批奶牛,养在薄扶林,牛棚建在薄扶林村对面。很多薄扶林村民成为了牛奶公司的劳动力,牛奶公司还在村里建了草庐,作为储存牛饲料的仓库。草庐有点难找,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心找的话,要从薄扶林村街坊福利会对面往山上走一点,从两棵榕树之间钻进去:


还建成了好几层楼的员工宿舍:


薄扶林村一度传出清拆风波。有若干个民间机构在此活动,帮助村民布置村落,宣传文物保育、文化传承,历史遗迹旁边都有赛马会做的介绍牌,天主教机构明爱在这里有个薄扶林社区发展计划,看到有张海报组织村民制作鹤佬人的菜茶,挺有趣的。

今天村里看起来井井有条,岁月静好,一入村口看到围仔大街的村头集市卖蔬菜、瓜果,就觉得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水井头,更是鲜花处处,据说还可以远眺钢线湾落日。村头有一片小小的菜园。反正就是很符合现代人幻想着归园田的文艺。






p.s. 在村里除了老人以外,也见到不少外籍人士居住,应该是东南亚、南亚…又不像村民请的菲佣,不知道为什么。
References:
1. 这个是村外的牌子上画的地图,也是明爱做的,比网上找的很多地图好用。

2. Pokfulam Village Studio,另一个好用的地图,上面有一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