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给我就敢吃
17年回到缅甸那次,之前一起在中院有过一段“历史”的两小伙,一起在一个道场相处过的,知道我回来了,下午兴冲冲出现在我孤邸门口,塑料袋里提着一些没见过的液体走了进来。那种最不适合装食物的塑料袋。还因为是液体,看相就更不喜人了。

让我喝下去,我一直问这是啥,他们诡笑着,也不说,接着从塑料袋里扣倒到杯子里,一直让我喝下去。
基于对朋友的信任,我扭捏拒绝了几次,他们又多劝了几次。那个时间段我是不会喝什么东西的,再加上有点点洁癖的原因,对塑料袋装食物,装流体食物这种事情,更加有些排斥。心里基本就是能不喝就不喝了吧。
最后还是喝了,原来是甘蔗汁,就是现在这个最热的季节,看着他们非常高兴。现在想起来,离别一两年的老友,听说我又来了,他们肯定是开心的,他们看着我喝下去,我是一点点小口啜的,没放开,但还是要让他们看到,你看看,半杯下去了,没骗你们。包装那个简陋啊,就更要喝了,毕竟曾经大家都一起是比库。人家在人家的国度,就是这么包装的。
所以认识的禅师们,有时候他们虽然也不需要,既然你给了,换个位置,当我们兴冲冲地想要给他人东西,如果他们当着我们的面吃了,我们会有多开心。
于是当然,废话不说,你敢给,收到就,问都不问,先塞嘴里。这,代表妥妥的信任,妥妥的就是要让你高兴。对别人的给予,一次次用接受,给他们鼓励。
现在想想其实可以做得更好,问什么都多余,一饮而尽就对了。
今天就突然想起这件事来,打坐时心里翻出来的时候,更是对给予和接受这一对关系,心生纯纯的激动。特以此记录忆念一下。社会上还是算了,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圈子里,才会有这种程度的信任,才有这种对布施与接受的刻意训练。也正因为这些善法的增长,之前感觉天一样难的,要放弃口腹之欲这种事情,真的也就变简单了。降伏烦恼这件事,反倒在不经意间,也变得很容易。 真的,出家前我吃个西瓜至少能爽快的拿着勺子挖着吃,出家后,离开北方老家,几乎就没再吃过好西瓜,西瓜,也是被切成小块那样端上来,唉,想要恣意妄为的日子感觉没了。人的贪欲和执着真的是方方面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日子,实属恐怖。
下次你的亲人朋友给你什么,你先塞嘴里,问什么,好吃就对了,不好吃也说好吃。下次当你给他们满心欢喜做什么吃的时候,你看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这也算是可以训练的地方。我妈就是,她做的,我要吃,说不好吃还会不高兴。我给她做?就算了,她从来不吃。其实父母可以做的更好。对孩子的鼓励方面。对于给予和接受这种场面很常见的地方,可想而知,善法会有多强。我们小时候记不记得邻里之间,中午你家吃个焖面我家做个什么吃的,都会时常有交换的。
不要挑剔,做什么,给什么,你做的,就是最好的,我敢吃下去,是毒药我也认了。😎
出家之后在东南亚,僧人就是接受,人们每天想要供养,总能找到托钵的僧团。他们会吃掉你们供养的任何东西。尤其在施主面前吃,施主们会非常非常高兴。僧人就是接受。但你要克服和战胜很多的舒适区,很多的个人偏好。
这点上,其实缅甸人有主场优势,他们出家还是吃自己国家熟悉的食物。从国内跑到国外修行的我们,想想也真的不易。在家生活时,你有你的习惯,你有你的方式,你有你喜欢的山西面食,要这么做要那么捏,这都是爱欲和执着。修行了,来什么都收,先收下来。喜不喜欢再说吧,慢慢感情可以培养,重新建立新的链接。到现在缅甸兰卡哪里的食物我都爱上了。😅
在缅甸仰光的乡下,你吃饭,在家人就坐在旁边给你扇扇子,起初我感到一点点别扭,看着你的钵,他们随时旁边准备给你添饭的。像伺候国王一样。一个生命,离开家庭,离开母亲,把身体滋养这件事,交给了施主,每天的活命,交给了施主所准备的食物,想想,这其实是很不平凡的。
我发现这有好处来的,你省察这个身体时,发现没有什么属于你。据说出家前七年,你的身体还属于自己,七年之后,因为每天都是各种施主供养,所以,你的躯壳,早已经不再属于你。你不会认为你很能,或者很厉害,真的。身体都不是你的。我们任何的成功也好,兴旺也好,一定记得,不是我们多行,真的是托各种因缘。你会深深感激和懂事的。只是,在家生活,我们用劳动交换,或是自己做给自己家人吃,就比较难感觉到。然后每个家庭及个人,都会因为慢慢越来越自私与苦多。自私多人肯定苦啊,这不用说。心越来越窄的。

身体也真的不净,你吃得馒头要别人做吧,那一双双不知多少双手,哪只不一直淌下汗液,包进了面里?我做过面我知道啊,手汗都在里面的。我就见过每天供养我们的一饭馆主人,看我们来了,放下手头正在包的饺子,用正在包饺子的手,从后跟脱下袜子,接受我们的祝福。但人家每天坚持供养我们,我们要接受。顺便还能思维下身体,唉,其实就是个臭水沟。你以为多干净的东西,也不得不一直面对这个现实。
越写,之前对于佛陀为什么,诸佛都是托钵这件事,突然有了新的感悟,很深的感悟,这根本太不平凡了。
有一天,你拿着你做的东西,你想找个可以接受的人,敢接受的人,都不一定很容易。敢接受,就代表了某种程度的,美德,单纯,信任。甚至有时候我都无法分清接受和给予哪个高哪个低了。离开哪个都不行
-
都市行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2 00:05:46
-
小栗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5 08:49:22
-
velvetcool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8 15:36:25
-
阿可 J 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2 14:46:05
-
LML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5 08:52:09
-
Mi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07:41:47
-
净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8 14:21:02
-
Candimā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2 02:06:22
-
豆友20436959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1 19:14:20
-
沙门离苦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1 17:29:43
-
心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0 12:12:19
-
反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0 11:25:37
-
choicephob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0 08:03:44
-
双木天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0 06:42:03
-
喵斯陀耶夫斯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22:27:09
-
南汐168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21:56:05
-
手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20:27:15
-
觉梵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20:10:39
-
豆友22090735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18:48:12
-
萬荒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17:48:07
-
哈哈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17:44:08
-
比库的一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9 17:33:48